启动100家企业上市培育工程 惠州市金融部门优化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TCL集团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融入现代金融“活水”激活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今年以来,惠州市通过启动100家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创新金融产品等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市金融工作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大中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560.46亿元,其中,大型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413.68亿元,中型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513.23亿元,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633.55亿元,均比年初有显著增加。
推动1家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家挂牌新三板
服务实体经济,首先是增强政策引导和优化服务。据市金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惠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实施意见》《关于惠州市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和《惠州市上市企业倍增计划(2018-2020)》等多项支持地方金融发展和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同时,建立了拟上市公司培育库、辅导库及首席服务官的“两库一官”制度和上市公司联席会议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和全程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市公司已成为惠州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惠州市现有的12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实体经济领域,TCL集团、德赛电池、德赛西威、胜宏科技等均在各自领域内享誉全国。由各大公司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12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02.16亿元,同比增长15.06%。
据悉,为了培育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今年以来,惠州市启动了100家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并成功推动汇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推动惠州市东阳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智科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达成2500亿元融资意向
除了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惠州市金融部门还积极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创新金融产品等手段服务实体经济。上半年,惠州市举办了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对全市247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梳理,引导项目资金需求对接金融机构,推动123个项目达成近2500亿元的融资意向。
同时,积极推动小贷融担机构规范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惠州市15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22.57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1466笔,贷款金额8.52亿元。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1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4亿元。知识产权融资质押工作开展方面,自2016年以来,惠州市已有6家合作银行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服务,向全市17家企业放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2笔,合计1.73亿元。本报记者刘炜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龚妍通讯员谭芸)昨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惠州市共有19人候选9月“惠州好人”。19名候选人中,“助人为乐”类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