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主题性实践教育基地 校外实践教育市场空间广阔
穿着迷彩服的惠州中学生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挺纪念园开展活动。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摄
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民办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社会行业组织的作用,日前,广东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民办实践教育分会在惠州成立,全省100多家民办实践教育单位有了自己的组织。
全省民办实践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未来有哪些政策保障?在全国首家民办实践教育协会落户惠州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周春
?现状
省内从事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机构有100多家
何为校外实践教育?它是全面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教育模式的产物。随着国家教育形势的发展,广东省校外实践教育发展迅速,各具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以及实践教育方面的校外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各有不同的规模和特色,在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会成立大会选址的惠州市惠城区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达35000多平方米,能同时接待2500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办6年多来,已接收70多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综合实践。2018年4月,该基地被教育部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吸纳为“全国课程建设示范基地联盟”会员单位。
在民办实践教育协会成立大会上,共有54个单位近130名代表参会,代表分别来自广东省民办实践基地、研学营地、生态园基地以及从事实践教育方面的校外教育机构等。
广东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会长余建南介绍,目前,省内从事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且具有一定规模、运营管理相对成熟的基地、营地以及相关单位100多家,以民办的为主,内容涵盖素质拓展、军事训练、农林劳作、心理成长、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不同领域。
说起民办实践教育的优势,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副会长、刚当选民办实践教育协会理事长的崔伟贤表示:“民办实践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灵活多样,能够更合理地分配与利用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取长补短,打造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品牌,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惠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徐大军,也对民办实践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高效管理的优势进行肯定:“能够在市场化运行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的有效实施。”
?短板
课程建设慢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
为筹备民办实践教育协会,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余建南、崔伟贤等与民办实践教育分会筹备组成员一起,先后实地考察了深圳、广州、惠州、江门、揭阳、佛山等省内近20家民办实践教育基地和研学营地,同时也走访了四川、湖北等多家运营成熟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省外机构,充分了解省内外民办实践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实地探讨民办实践基地和研学营地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余建南在充分肯定省内民办实践教育基地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民办实践教育良莠不齐的短板表示担忧,他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和营地环境等多方面分析了部分民办实践教育基地的可提升空间:“课程建设慢或者不足是最大短板,有些机构甚至没有成形的课程建设。现在的学校或者家长,文化水平都很高,什么样的课外实践教育是合格的,什么样的研学基地不合格,一次两次,很快就有结论。”
深圳市第二空间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颜娜对伟鸿教育实践基地500亩的面积表示羡慕,她们的优势在课程设置能力,但那么大的研学基地则是她们的短板。惠州市伟鸿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钟新华表示:“之前,各民办实践基地和营地之间缺乏经常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民办实践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此外,目前许多研学营地和生态园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都在谋求扩大规模,希望逐步转型成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但是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和压力,比如缺乏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我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要提升的空间不是一般的大。”余建南表示。
徐大军则认为,民办实践教育是发展校外教育事业,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丰富教育资源,但是由于民办实践教育基地的办学性质、管理模式和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公办实践教育区别很大。据了解,全省目前只有38家公办实践教育机构,其余全都是民办机构。
?任务
建立健全民办实践教育的自律机制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非常重视,8月底,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研学旅行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有力保障,为校外实践教育事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环境。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主要任务,要将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建设研学旅行资源体系,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规范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其中,在“建设研学旅行资源体系”这一项,明确提出“省教育行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建立教育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主题性实践教育基地”。
对此,余建南认为,这是给了民办实践教育机构最广阔的市场空间。他分析,目前,全省中小学生数量几千万,但整体校外教育实践机构不过100多家。“尤其是符合广东省省情、历史人文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机构不多,值得愿意投身教育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思考。”
崔伟贤表示,省民办实践教育分会的成立,也是在这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支持下,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成立的,协会将有效解决广东省民办实践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规范民办实践基地和营地的办学行为,搭建起交流学习、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也必将为惠州民办实践教育的健康发展、深化“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据了解,民办实践教育协会已明确工作目标,共有八方面具体内容,其中摆在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结合省校外教育协会的力量,扩大民办实践教育分会的影响力,建立和健全民办实践教育的自律机制,以规范和提高民办实践基地和营地的办学水平为目标,让全省更多的民办实践基地和营地加入分会,参与分会活动,促进全省民办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新闻推荐
惠城区检察机关人员进校园检查食品安全。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通讯员/余党政刘颖)保障中小学生“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