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电网建设40年,老员工们推送了一波波回忆,并展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信息时报 2018-07-18 03:11

1975年,惠东35千伏升压110千伏工程施工,施工人员在铁塔旁合影留念。 220千伏旧大朗站变电场地。 7月12日,东莞供电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袁绮雯 摄 7月12日,东莞供电局在大朗巡维中心联合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创一流”主题党日活动。袁绮雯 摄 □信息时报记者 叶虹 通讯员 袁绮雯

为让变电站在用电高峰期前投产,员工天天呆在工地;路桥状况差,只能把变电器部分附件拆成零件运送,到站后再组装;工会主席给夜巡到凌晨两三点的员工煮宵夜……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电网建设的故事形成一波波回忆,让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的几位老员工瞬间打开了话闸子。

7月12日,东莞供电局在220千伏大朗变电站举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创一流”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参加过电网建设的退休党员代表“回家看看”,与在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回忆峥嵘岁月,讲述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电网建设40年来的奋斗故事。同时,也展望了下一步电网建设方向,今后变电站建设将往“城市综合变电站”方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回忆】

第一波·基建

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天天泡工地工期压缩半年

1980年5月,李裕刚从电力专业毕业后进入电力系统。他还记得,1982年东莞第一个220千伏变电站——板桥变电站开建,1983年投产。变电站投产后,李裕刚正好任板桥变电站值班员。

2004~2005年,为适应东莞经济发展需要,板桥变电站进行改造,升级为GIS室内变电站。李裕刚主动申请参加板桥变电站升级改造工作。由于前期站址基础建设工作一度滞后,到2005年1月,变电站主体建设还没封顶,而工程要求变电站在6月30日夏天用电高峰期前投产。为此,在投产前几个月,李裕刚天天泡在工地,周末也不例外。

当时春天春雨潮湿,建设工期紧,李裕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同事们攻坚克难,想办法加快工期进度。“变电站土建部分未完全封顶,电气设备就进场了,用红白蓝编织布围着设备,防潮防尘,外面装修,里面安装设备。”李裕刚称,变电站提前在5月30日投产,比上级要求早了1个月。而且这种变电站的建设周期一般要1年半时间,这次压缩到1年,是当年最快建成的变电站。他记得当时天天在工地爬上爬下,还掉了一部诺基亚手机。

李裕刚还负责了220千伏大朗变电站的安全与质量监督工作。大朗变电站是东莞升级地级市以来第一座自行筹建的220千伏变电站,1990年12月14日正式启用,成为当时东莞大朗、常平、东坑等13个镇街供电的重要枢纽变电站。

25年来,安全运行8928天的旧大朗站,为当地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助力当地经济腾飞。2015年5月,220千伏旧大朗站正式荣休。当时,年近花甲的李裕刚还战斗在电网建设一线,负责异地重建的220千伏大朗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和质量监督管理。重建后的220千伏大朗数字化变电站接任,成为了广东电网目前容量最大、110千伏出线最多的数字化变电站。

第二波·运输

变电器附件拆成零件运送再组装,运设备上山要人力推独轮车

谈起基建,以往设备的运输情况也让李裕刚记忆犹新。“一个变压器重200多吨。80年代初期,有一次设备进场的时候,路桥状况不好没法用车子送进站,只能将变压器风机和散热片等附件拆了,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运进来,到了变电站现场重新组装。”李裕刚说,现在路况好了,变电器可以直接运进站。

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胡桃菁看到工地现场的时候,还会感到震惊。今年6月15日,胡桃菁跟随东莞供电局工会到南方电网重点工程500千伏纵江二期工程进行慰问,为现场施工人员送上清凉饮料,搜集员工问题,着力解决。“当时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笨重的设备都是怎样运上去的?工地是在山上,上山的泥路又窄小又崎岖,简直不能称之为路。”胡桃菁说。

东莞供电局基建部副主任张德才告诉记者,以前一些在山上的工地,没办法开车把设备运上去,就只能用独轮车,以人力拉上山,或者用马车运上去,“现在运输工具先进很多,甚至可以用履带车拉上去。”

第三波·关怀

做电网建设的“服务员”和员工的“娘家人”

在胡桃菁提起工会的时候,1981年10月就进入东莞县供电公司的周佩芳有着更多关于工会关怀的回忆。“当时全公司只有200多人,我一开始负责总务工作,也就是在饭堂做后勤保障。”周佩芳还记得,凌晨2、3点,员工完成夜巡工作回来,饭堂要给员工准备好饭菜,“当时的工会主席都亲自掌勺给员工做菜。”

人数的变化也能反映出东莞供电局一路以来的发展:1985年,东莞从惠阳地区分离,东莞县供电公司东莞户籍员工全部拨出来归东莞管,一共101个人;1988年,周佩芳到了人事科工作,当时东莞县供电公司共373人;1999年,周佩芳调入工会工作,供电局员工已差不多1000人。

在工会工作期间,周佩芳主要负责员工关怀。“夏天去每个变电站慰问,送上西瓜、饮料,这样的送清凉活动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历史。”周佩芳说,“后勤保障好了,关怀到位了,员工更有激情和动力投身工作。”

胡桃菁现在也在工会工作,她切身感受到,近几年东莞供电局人文关怀力度越来越大。近几年,东莞电网建设不断提速,来自五湖四海的电力人齐聚东莞,为电力事业奋斗。在这其中,东莞供电局工会努力搭建员工、员工家庭、公司三方沟通平台,做好“服务员”,当好员工的“娘家人”,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积极为员工解决问题,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展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几位老员工都还记得,1984~1985年间,东莞电网开始大规模建设。东莞上上下下都很重视电网建设,上世纪90年代几乎一年投产8个变电站。1990年开始,东莞每年增长8个亿的用电量。1998年10月份,东莞市总用电突破100亿千瓦时。

东莞供电局基建部副主任张德才于1986年参加工作,2015年调到东莞供电局。他介绍,最近几年东莞用电量增长很快,近两年基本保持两位数的用电增长。目前东莞有186个变电站,对比佛山,地方比东莞大,用电比东莞少,但是变电站数量却比东莞多。

为此,东莞还需要努力加强电网建设力度,加大投资,把建设速度提起来。下一步变电站建设方向将往“城市综合变电站”方向努力,未来的趋势是建设户内变电站,综合利用地下管廊,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老党员讲述的故事让不少参加活动的党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态:“站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工作。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党员,我们要继承老一辈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立足岗位,为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链接

东莞供电局共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593.531千米、变电站186座、主变598台、容量6668.4兆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5座,220千伏变电站34座,110千伏变电站147座),形成了以5座500千伏变电站和深圳500千伏宝安变电站为中心的6大供电区域,220千伏电网采用分区供电模式,110千伏电网基本形成“3T”结构放射式供电网络。

新闻推荐

缉毒民警林文光:努力扼制每一个角落的毒情

林文光(右一)带领队员开展清查行动。受访者供图■人物名片林文光,男,1969年3月出生,大专文化,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2008年3月抽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