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传帮带 教师成长快 惠城区4个省级名教师(名园长)工作室成教师成才“加速器”
惠城区4个省级名教师(名园长)工作室成教师成才“加速器”。
名师工作室促进年青教师快速成长,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有显著作用。
名师工作室促进年青教师快速成长,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有显著作用。
以名师工作室为圆心,以名师“传帮带”为半径,教师专业培养的辐射圈究竟可以画多大?惠城区教育局给出了答案。
作为培养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一直是惠城区落实“强师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年轻教师“合格、优秀、卓越”的梯度培养成长机制,惠城区教育局特别注重强化“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日前,记者走近惠城区的4个省级名教师(名园长)工作室,在近距离感受名师风采的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名师“传帮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独特作用。
惠城区4位教师成为广东名师
市李瑞麟小学副校长韩丽萍,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韩丽萍名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今年4月,新一轮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启动,全省共有439位名教师、名校(园)长为新一轮(2018-2020年)工作室的主持人。作为上一轮省级名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韩丽萍成为惠城区唯一在本轮工作室中连任的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新入选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还有来自于市第五中学的邱炯亮,来自于惠城区直属机关幼儿园的邓子红。此外,来自于市机关幼儿园的周洁,连任成为新一轮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据悉,按照《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本轮工作室周期为2018年到2020年。在此期间,通过师带徒和团队研修等形式,每个名教师工作室须培养8-10名骨干教师,每个名校(园)长工作室培养5名骨干校(园)长。作为本轮工作室的创新之举,各工作室还首次建立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要求每个名师工作室的网络学员不少于100人,每个名校(园)长工作室网络学员不少于50人。
“我在担任上一轮工作室主持人的时候就设想过开通网络平台,推出"互联网+品牌开发"的模式,扩大工作室的辐射面,没想到这一轮工作室就真的做了相关部署。”韩丽萍称,每个工作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通一个可供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教师网络学习的网络工作室,可以打破实体工作室的地域边界,提升工作室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力,“目前我们工作室已经有100多位网络学员了。”
名师“星火”呈“燎原”之势
“这里是我们专业成长的 "加速器",我们享受着老师的谆谆引导,享受着同伴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过程。”6月5日,在市李瑞麟小学的韩丽萍名师工作室内,来自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的皇峰老师,兴奋地谈起作为名师工作室学员的感受。
据悉,2015年,韩丽萍名教师工作室和周洁名园长工作室经严格考核审定,成为省级工作室。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两所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在组织教学示范和教学研讨、组织送教送培、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学成果、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通过传帮带、共学共研等方式,领航工作室成员成长,并担负起指导省、市、区青年教师成长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3年间,除完成省级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之外,韩丽萍名教师工作室还直接带动市、区、兄弟学校400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韩丽萍的介绍,记者发现该工作室对教师的培养主要呈现了“三个结合”的特点,即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与工作室成员培训相结合;工作室培训与地方培训相结合;工作室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如在每年接待两批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的过程中,韩丽萍名教师工作室8个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或组织专题讲座、或准备示范课、或传授信息技术,大家各司其职,为跟岗骨干精心“烹制”14天不重样的 “营养大餐”。同时,这些成员又充分汲取各跟岗骨干自身的教学优势和地域特色,通过总结融汇,变为自身的“战斗值”,充分体现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与工作室成员培训相结合的特点。
同样,在过去3年间,周洁名园长工作室也接待不同批次近60名广东省(市)骨干教师、园长跟岗学习,除此之外,每年参访、见习人次更是高达千人。这种颇具针对性的指导,无论在培养园长或青年教师方面,都富有成效。其中,来自佛山的吴凯静园长和东莞市的刘金萍园长,因为表现优异,分别在当地成立了市级名园长工作室,继续示范引领该区域的幼教事业发展。而在传授青年教师教育经验方法,提升青年教师成长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经周洁指导的青年教师,多名在市(区)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获得市(区)一等奖,获评为市(区)优秀教师。
两所工作室每年均有承担惠城区新教师跟岗培训工作,这些都是工作室培训与地方培训相结合的最佳说明。并且,无论是面向跟岗骨干的教学活动,还是工作室日常的教研设计,各名教师工作室都以开放的心态,邀请全校乃至全区的同科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全区年轻教师也因此得到了许多直接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名师领航继续铸造惠城教育品牌
据悉,上一轮省级工作室成果汇报时,落实“三个结合”的韩丽萍名教师工作室成绩显著。3年里,工作室开设专题讲座66场,下乡送教30人次,工作室成员共申报获批了6个课题,其中韩丽萍的《导图教学》课题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韩丽萍在分享过去成熟做法的同时,也提出了未来的设想,“未来希望进一步发挥 "三个结合"的作用,依托网络工作室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带动更多年青教师的成长。”
与韩丽萍一起连任的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周洁,在回顾了过去3年间名园长工作室的亮点举措和取得成果,表示未来3年通过制定成员的发展规划,通过强化理论学习、促进课题研究、组织专题研讨、发起网络研修、组织教育考察等,推动成员和更多专家型园长的成长,以及带动区域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强化工作室的辐射带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成为其他几个新晋省级工作室的目标。上周三,邱炯亮名教师工作室正式揭牌启动。据悉,该工作室目前有6名成员,主持人邱炯亮,同时也是市第五中学的副校长。
对于工作室启动后的工作计划,邱炯亮坦言,工作室在承担起10名省级骨干教师、100位网络学员培养工作任务的同时,将积极与惠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师训办、进修学校研究探讨,制定符合全区实际的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举行示范课观摩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特色课展评、新教师跟岗培训等方式,促进全区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邓子红则表示,未来3年,工作室将通过营造学习共同体、课题研究共研讨、成果辐射共成长,搭建研究的平台,在成员内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同时,还会积极为成员搭建成长的阶梯,完善管理制度等。
“名师是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部分。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名师的优秀品质扩散到更大的教师群体,是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惠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名师效应和品牌引领,能够实现名师育名师、名师铸名校,推动惠城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当街抓贼遭人质疑 打110确认身份 惠城便衣警察隐身闹市是路人甲 出手擒匪变闪电侠
这些都是市民送给便衣大队的锦旗。便衣大队备勤室的内务井井有条,被子叠成“豆腐块”。为了更好地隐藏,便衣队员平时用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