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抓贼遭人质疑 打110确认身份 惠城便衣警察隐身闹市是路人甲 出手擒匪变闪电侠
这些都是市民送给便衣大队的锦旗。
便衣大队备勤室的内务井井 有条,被子叠成“豆腐块”。
为了更好地隐藏,便衣队员平时用的都是普通摩托车头盔。
小钟在抓捕的过程中右手受伤。
便衣队员抓获犯罪嫌疑人。
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陈立峰 肖印
凌晨,熟睡中的老钟(化名)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电话是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负责人罗建芬打来的,老钟一下就反应过来,肯定有行动了。被老钟吵醒的老伴看着老钟麻利地穿上衣服,急冲冲夺门而出。这一出去,估计又是一天一夜不回来了。
老钟只是便衣大队的其中一员,便衣队给予他的就是这样一种不规律的生活,甚至还带点苛刻。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自去年7月组建,如今已成为打击路面犯罪的主力,套用《士兵突击》中的一句话:对敌人,它是一把尖刀,对自己,它是一把剔骨刀。他们不用穿警服,他们或许是我们身边某一个路人甲。
隐
有时装作买菜有时是找工作
“你没发现我,但我可能见过你。”大隐隐于市,便衣队员是唯一一个不用穿警服上班的警种
1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就像跟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一样。“你没发现我,但我可能见过你。”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队员老钟说。老钟今年已经45岁了,从部队转业回来,他在派出所、巡警都待过,去年7月组建便衣大队的时候,因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他被首先选入。如今,他是队里的骨干,带领队员四处伏击、蹲守。
老钟说,做他们这行,不喜欢被别人认出,他们更愿意是市民身边的路人甲。4月6日,天气闷热,收到线报,在惠城区中洲中央公园小区附近商铺盗手机的嫌疑人在小金口青塘社区青新街出没,老钟带队到当地伏击。按照规矩,一组两到三个人,老钟是老民警作为带队人,早上8时出发,就在现场附近伏击。俗话说,大隐隐于市,便衣队员是唯一一个不用穿警服上班的警种。穿着便衣的老钟他们,很好地隐身在闹市中,时刻留意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每一个人。
老钟身材高大,但不突出,很容易淹没在人群里,他或化身一个购买手机的顾客,或成了找工作的路人,有时他还会扮成买菜的小市民。这些角色,对于老钟他们而言,都能轻松驾驭,无需过多的培训。“因为我们就是小市民,本色出演就行了。”老钟说,当天,他们从早上8时开始伏击,到次日凌晨1时收队,嫌疑人并没有出现,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有挫败感。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习惯了这种等待,这种没有任何收获的等待。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知道嫌疑人肯定跑不掉的,所以他们会坚持。
据该大队负责人罗建芬介绍,便衣大队组建后,在打击路面犯罪方面发挥了“尖刀”的作用。截至今年3月25日,该队共破各类案件256宗,抓获犯罪嫌疑人493人。今年第一季度,便衣大队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占到惠城区公安分局总数的34%。
跟
骑摩托车追击一路跟到东莞
队员配的坐骑是再普通不过的 “小绵羊”,但就是这样普通的装备,更有利于他们隐藏自己,而且更加机动
2
罗建芬介绍,便衣大队是去年7月份从分局的各机关、所队抽调了72名精干警力组成,如今该队共有69人,分江北、江南和江东三个片区。主要功能是打击和伏击,崇尚“以快打快”的战法。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特殊性。其他警种使用的都是制式的装备,比如说头盔、避弹衣、有警用标志的警用摩托车、小车等等。但便衣大队不一样,他们配发的是民用的普通头盔,而且还是摩托车头盔,他们没有威风的“铁马”,他们的坐骑是普通的“小绵羊”,但就是这样普通的装备,更有利于他们隐藏自己,而且更加机动。
看过香港警匪片的人或许都知道,香港警方有个部门叫做CIB,也知道里面有个专门负责跟踪的“狗仔队”。当然,电视里面跟踪的技巧,实际上在警方也会被用上,比如说交叉换位等等。在便衣大队里,跟踪人的技巧有很多,这也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但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和掌握。在这方面,老钟也是一把好手。“跟踪不能靠得太近,太近容易被发现,也不能靠得太远,太远容易跟丢。”老钟说,这个距离和度都要靠自己去领悟和把握的。
老钟最远一次曾跟踪过到深圳坑梓,也有跟到东莞桥头等地的。当然,他们的工具主要是摩托车,因为这更轻便和灵活。今年年初,老钟和一名队员负责跟踪一名盗抢电动车的嫌疑人。嫌疑人很狡猾,偷到车后立即将车开去东莞桥头销赃。为了更好地打击盗销链条,老钟和另一名队员从惠城区开始骑摩托车一路跟踪到东莞桥头,在目击销赃后才联系队员赶过来一起动手。一路颠簸,老钟除了要开车外,还要注意与嫌疑人的距离,更要注意安全。“辛苦是辛苦,但能把人抓住,那种成就感是不能比拟的。”老钟说。
抓
抓捕经常受伤轻伤不下火线
“抓人的时候是瞬息万变的,受伤有时是在所难免的”
3
“实际上,我们内地的便衣跟香港警匪片里的CIB"狗仔队"是有区别的,他们不用实行抓捕,而我们除了跟踪还要抓捕,抓捕的话,在所难免的就是受伤。”罗建芬说,队员们在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一些防身装备,比如说防刺服,民警一般会带枪,而协警一般都带有伸缩警棍,“但是抓人的时候是瞬息万变的,受伤有时是在所难免的”。
小钟(化名)是队里最年轻的一名队员,今年才20岁,激情有冲劲,执行任务从不打折扣。可是他也不是铁人,他也受伤了。日前,小钟接到队里的任务,在仲恺区惠环街道伏击一名抢金链的嫌疑人。当天晚上,小钟和2名同事一起,在村里蹲守伏击。“嫌疑人很高大,虽然我们有3个人,但他一发狠,我们也一时难以制服。”小钟说,当时他在牵制嫌疑人的时候,右手被扭到了。本以为没啥事,但当他再次连续工作10多小时后,他才发觉,手开始肿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到医院敷药了。
罗建芬说,受伤虽然是平常事,但受大伤是很少的,轻伤不下火线已经成为常态。在便衣大队里,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常态,从伏击、抓捕到做笔录等等,一上班就注定要忙个不停。
囧
抓捕扒窃团伙身份遭人质疑
便衣出击给了他们方便,有时却也会带给他们不便,这样的误会是时有发生
4
3月19日上午,位于惠城区演达大道石湖苑小区门口发生案件,一伙男女被一群穿便衣的男子强行抓获,而其中有一名女子怀抱婴儿,形状悲惨。而这段视频也被网友发在网上,引发连锁反应,一下子网上该事件被传为“拐卖婴儿事件”。“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我们是去抓获一个扒窃团伙,碰巧团伙中有个妇女抱着个婴儿掩人耳目而已。”便衣大队队员小李(化名)说,该事件是抓捕扒窃商铺团伙的行动,而该团伙以妇女携带婴儿为掩护,偷盗商铺内财物,而当天,他们也是便衣出动,被市民拍摄了这段视频,引发了网友评论。随后,该队也通过网警辟谣。
便衣出击给了他们方便,有时却也会带给他们不便,这样的误会是时有发生。作为老队员的老钟,也曾经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去年年底,老钟负责抓捕一名抢夺嫌疑人,没想到遇到热心市民的质疑,“当时我是穿便衣的,我是好说歹说,就是不相信。”老钟没办法,又掏出自己的警官证,结果还不奏效,无奈之下,他只好当着市民的面拨打110,让市民直接问110接线员,确定他的身份,“这样市民才相信了我”。
生活总是这么磕磕绊绊的,工作也是这样。他们每天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自然也就没时间回家了。罗建芬说,在队里设有备勤室,供队员们休息。昨日,东时记者参观了备勤室,备勤室跟部队宿舍是一样的,被子都要求叠成“豆腐块”,“如果没有整理好内务,我们会拍照片,发到通讯群上提出批评”。罗建芬说,要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队员个人可能理解,但是家人呢?
“家里人是挺理解的,没办法的话,就带他们来参观一下咯。”老钟为了消除家人的担心,就曾带老婆孩子到队里参观过两次。罗建芬说,很多队员都带过亲属参观过队里的生活,让家属更了解他们所做的事业到底是怎样的,“实在太忙了,但这是一份责任,是不能推卸的,亲人们也会比较理解的。”身为负责人的罗建芬,他平均一周有5天是在大队里睡觉的,而其他队员也平均有4天在队里,“尖刀”之名就是在这种强力的工作中形成。
镜头
蹲守伏击一蹲17个小时
5
实际上,作为便衣队员,漫长的蹲守和伏击是最痛苦的一件事。4月6日早上7时许,老钟从备勤室起床,前一天,他就已经掌握了,在惠城区中洲中央公园小区附近商铺盗窃手机的嫌疑人落脚在小金口青塘社区青新街附近,但具体地点不详,所以他一大早就开始行动。按照原计划,老钟扮演小市民,在该条街上游走购物,而其他3名队员则在手机店、杂货店门口假装购物。
当然,这样的事情老钟已经干了很多次了,并没有什么难度。近期,惠州天气炎热,老钟跟队员们在街上已经来回好几趟了,但仍然不见嫌疑人出现,队员们渐渐有些疲惫。时值中午,老钟也是很疲惫,这样漫长的等待,还要集中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发现嫌疑人的机会,其实是很耗精力的。老钟环顾四周,发现队员也有点泄气,此时,老钟到杂货店买了一斤瓜子,将队员们叫到杂货店门口的桌子,围坐在一起,“坐在一起干嘛,嗑瓜子啊。嗑瓜子可以提神的。”
冗长的时间里,老钟他们也只能等待,他们不知道嫌疑人什么时候出现,从哪边出现,所以就算他们在嗑瓜子,在开着玩笑,但他们的眼睛仍然时刻保持着警惕。当天,他们就这样在青新街上蹲了整整17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1时才收队。可遗憾的是,嫌疑人一直没有出现。“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第二天去蹲,他还是被我们抓到了。哈哈哈……”老钟高兴地说。
对话
闹市区能常碰到便衣
东时记者:便衣队员都是来自哪些警种?有什么要求呢?
罗建芬:我们的便衣队员来自各个警种,但大部分来自巡警。除了执行力之外,没有特别的要求。
东时记者:我们在街上碰到便衣队员的概率高么?
罗建芬:当然高,我们主要针对的是路面犯罪,大多数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因此市民很容易碰到,但肯定认不出,因为我们也是路人。
东时记者:抓捕肯定有风险,抓捕时会带很多装备么?有生命危险么?
罗建芬:生命危险倒不大,受伤却是常事。抓捕肯定要带装备的,民警要带枪,协警一般伸缩警棍,如果抓捕行动规模大,防弹衣或防刺服也会穿上的。
东时记者:便衣都是在街面跟踪伏击,这需要专门的培训么?
罗建芬:实际上,我们的队员在上岗前都是经过培训的,但扮演路人、工人之类的,这些基本不用怎么培训,自然而然的,比如说在惠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城跟踪伏击,我们的队员就会买点东西掩护一下,扮作普通市民,这不需要过多的技巧。
记者手记
他们“天生”就需要神秘
整个采访中,很遗憾的是,我无法给这些便衣队员拍图片,让市民好好认识这些幕后英雄。同样,我也很想将他们抓捕嫌疑人的一些精彩细节告诉市民。但是,我知道,这样是不可以的。便衣队员之所以能成为“尖刀”,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隐身打击犯罪,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市民。当然,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责任。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立功多少,正如他们并不在意市民会不会送来锦旗一样,他们在乎的是能够为保护市民安全做点什么,能够抓多少犯罪嫌疑人,能够给家人带来安全感。神秘,不是故作的,而是他们“天生”就需要神秘。
扫码看视频
53秒闪击降服抢匪
去年11月2日,在惠城区江北街道云山一带发生飞车抢夺案,案发后惠城警方立即布警拦截,在便衣大队的配合下,很快在仲恺高新区仲恺大道将两名嫌疑人抓获,追回被抢财物。从当时录下的视频回放,整个抓捕过程仅53秒,化身路人的多名便衣警察瞬间将两嫌疑人按倒在地。
新闻推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我终于深深体会到了这个道理,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有一天,我在学校写作文,老师批改后,给了我一个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