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智能制造企业齐聚惠州寻找“小伙伴”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光明宝)6月7日,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举行了智能制造专场推介会,来自深圳、佛山、惠州等地的企业与韩国企业一道,分享了各自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了合作的前景。
机器人产业成推介会关注热点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介绍,中国的机器人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按照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要达到10万台,关键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机器人密度要达到150台/万工人以上。至少未来十年,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都将处于高速发展期,从产量到质量都将有较大的飞跃。
任玉桐还着重介绍了广东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比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城市的产业结构及机器人应用情况。以佛山为例,它的工业总产值为2.5万亿元,居广东省第二位,在机器人应用方面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目前本地机器人集成公司不到200家,总体上机器人应用密度低,落后于广、深、莞。他认为,佛山的人机协作可能是该市机器人产业中期主要的发展方向,比较看好协作机器人在佛山的应用。
深圳金大智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该公司主要为4—12岁的小朋友研发智力开发和学习等方面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用到一些机器人设备。预计到今年底,该公司将在芬兰成立研发中心,期待与韩国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交流过程中,两家韩国企业介绍了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零部件制造、自动导引车以及软件和机器人开发等方面研发、制造和销售情况,它们可以提供相关的机器人设备,以实现车间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新员工的成长时间等效果。这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希望和中国的企业围绕机器人产业开展广泛合作。
智能制造助推惠州转型升级
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海英介绍,惠州近年来重视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推出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惠州十条”等政策“组合拳”。同时,还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展,以及科交会、云博会、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惠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目前,惠州正在构建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支柱产业,汽车与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共同发展的“2+2+N”现代体系,这与韩国产业非常契合。
到去年底,惠州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300多家。2017年,惠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3.5%和41.4%,在广东均位居第二位。可以说,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惠州经济转型的战略支撑点。
她表示,惠州将以中韩产业园作为对外开放的合作平台,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以光电产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为支撑,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助推惠州市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6月7—8日,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在惠州举行。意味着惠州与韩国经贸文化合作交往又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随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