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 南进滨海西融深圳 刚性约束如何落实
一座城市的雄心和壮志,从最新总规可以获得最直观感受。备受关注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编制近日迎来最新进展,惠州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这一规划及《惠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汇报。
惠州市主政者指出,要顺应惠州从临湖到临江再到临海的城市发展趋势,着眼未来,超前谋划,重点加强对惠州城市空间布局的研究。
总规“绿意满满”从“湖滨”变“海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城市总规“绿意满满”,绿色内涵颇丰。规划与惠州的最新定位“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契合度极高。此前惠州市住建局透露,在此轮总规修编中,惠州市提出“全域统筹”规划理念,统筹考虑“一线”(海岸线)、“两江四岸”(东江、西枝江)、“六湖”(西湖、红花湖、金山湖、白鹭湖、观洞湖、潼湖)建设,推动惠州从湖滨城市向海滨城市发展。
如果说“两江四岸”是惠州绿色生态城市规划的1.0版本,那么“六湖”则是2.0,“一线”则是惠州的3.0。就“六湖”而言,西湖、红花湖、金山湖、白鹭湖已然为惠州市民熟知,离惠城区更远的观洞湖、潼湖则已经热火朝天。
惠州规划的“一城六组团”中,正在建设的新城市绿肺观洞湖、潼湖位于仲恺,“一线”代表的海岸线位于大亚湾和惠东。未来的城市组团,南进滨海及西融深圳的趋势仍然极为明显。惠州的城市发展方向,可进一步坚定将继续向“西南”拓展。
未来将把“绿色化”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这是惠州新一轮城市总规在“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支撑城市的产业发展绿色化,环大亚湾新区与潼湖生态智慧区这2个惠州向海发展的支点极为重要。凭借这两大平台,惠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拥有有力依托。
规划落实别拖后腿
尽管充满绿意的总规还未最终获批,对城市发展起到战略引领作用的这一规划,其刚性约束值得重申。金山湖的规划被大打折扣,白鹭湖片区迄今未能辐射更多的周边区域,红花湖周边区域规划的“缝缝补补”。以上这些,在惠州城市总规引领的新一轮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会不会重现?
城市发展,规划的刚性尤为重要。惠东的政协委员调研惠州各地营商环境时曾对惠阳沙田镇的规划刚性艳羡不已。“他那个镇20年前规划的工业区,现在仍然是只有工业没有住宅”。此前,受访的深圳客商谈及投资惠州仲恺时,也抱怨惠州的规划整体落实不及近邻深圳。
未来的惠州2035会是什么样?相关规划若被严格落实,在崛起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惠州人有理由坚信自己的这座城市仍将大书特书生态底色,为身处真正的宜居之城而自豪。
南都记者祝勇
新闻推荐
单亲妈妈抚养独子12年,爱子突患白血病无医保无存款救治难 “儿子是我的全部,拼尽一切,也要救他”
■景华和妈妈一样期待病愈出院,重返往日平静生活。温暖1186号温暖诉求结过两次婚,却都无疾而终,李燕明对婚姻心灰意冷。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