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7日—8日将在惠州举行 去年惠州对韩国贸易额占全省近两成

南方日报 2018-06-06 07:38

惠州将加快推进大亚湾石化区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6月7日—8日,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将在惠州举行。此次交流会以“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由省政府、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办,省外事办、省商务厅、惠州市政府、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韩国贸易协会承办。

如此重要的会议选择在惠州召开,在其背后有惠州与韩国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深厚底蕴。

从中韩建交,三星、LG集团纷纷抢滩惠州建生产基地,到惠州与韩国城南市结为友好城市,再到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落户惠州、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将在惠召开,惠州与韩国的经贸文化合作交往正不断走向新的高度和层次。

数据显示,2017年,惠州对韩贸易总额近900亿元,占全省对韩贸易总值的19.7%、全国对韩贸易的4.7%,韩国还是惠州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截至2017年底,惠州市累计审批韩资企业250家,实际利用韩资7.3亿美元。

经贸结缘已久33家韩企在惠州投资超千万美元

1992年,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当年,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与惠州地产总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合同签订,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惠州;次年9月,这个注册资本3200万美元的企业正式投产,2013年,惠州三星公司成为了惠州第一家产值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

紧跟三星的步伐,LG集团、晓星集团、AIK公司等韩资企业纷纷抢滩惠州,投资创办企业,设立生产基地。

如今,翻开在惠韩企的名录可见的是,世界500强企业三星电子公司设立了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LG集团设立了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乐金电子部品(惠州)有限公司、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和中海油乐金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晓星集团设立了晓星金融设备(惠州)有限公司……

目前,韩国排名前三的世界500强企业三星、LG和SK集团均在惠州投资创办了企业。

如果说,20多年前三星看中的是惠州的土地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那么现在,包括三星在内的韩国企业看中惠州的是这里更加凸显的市场腹地优势、日趋完备的产业链条,更是惠州不断提升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家级对外开放优质平台。

来自惠州市商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惠州市累计审批韩资企业250家,实际利用韩资7.3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韩资企业共有33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化工产业。

在对韩贸易方面,目前韩国是惠州第二大出口市场,此前还长期占据着第一大出口市场的重要位置。2017年,惠州对韩贸易总额近900亿元,占广东省对韩贸易总值的19.7%、全国对韩贸易的4.7%。今年1月至3月,惠州对韩国进出口170多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出口111.4亿元,同比增长34.5%;进口6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60%。

在韩资企业“请进来”之时,惠州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到韩国投资兴业。目前,惠州企业在韩国设立了韩国裕元华阳株式会社和硕贝德(韩国)有限公司,投资额共计580万美元。

人文往来密切3500名韩国人在惠工作和生活

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三星、LG等一批韩国企业纷纷来到惠州投资兴业,也让许多韩国人与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惠州这座城市和惠州居民产生了深厚的情谊。

统计显示,目前约有3500名韩国人在惠州工作和生活,在惠州的韩资企业的从业人员近4万人。

李贤珠便是其中一位,2004年她随丈夫来到惠州工作,自己也在惠州创业开起了韩国美食店。“在惠州生活了10多年,感觉自己现在有两个家乡:一个是首尔,一个是惠州。”李贤珠说,她的两个孩子也是从小在惠州长大。

刚到惠州时,李贤珠只会几句简单的中文,随后,她专门进入惠州学院中文系旁听了2年,现在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除了李贤珠和她丈夫这样的普通韩国人,早在2013年,随着惠州与韩国经贸、人文交流的日益密切,时任韩国驻广州总领事杨昌洙以及韩国城南市副市长李翰圭分别率队到惠州访问,就在惠州建立中韩产业园、惠州市与城南市结为友好城市关系等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2016年,惠州与韩国城南市举行了友好城市签约仪式,双方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次年10月,惠州市还派出青少年交流代表团出访城南市,参加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城南市国际青少年会议”。

在城市之间牵手后的2017年,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与韩国仁川广域市南洞区又结下了友好伙伴关系,双方还签署了“友好战略合作备忘录”,韩国与惠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此外,惠州与韩国一些高等院校间的文化交流也加强。2014年12月,惠州学院与韩国培材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确立两校交流合作关系,今年,惠州学院计划选拔学生赴培材大学交流学习。

创新合作机遇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落子惠州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在惠州设立中韩(惠州)产业园,自此,惠州成为全国三个中韩产业园落子的城市之一,如此,也标志着惠州与韩国的友好合作迈上了国家层面,成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

仅仅时隔1个月,中韩(惠州)产业园里就迎来了第一个韩国企业项目——韩国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AIK公司与惠州赢合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正式成立半导体设备合资公司。

韩国AIK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及OLED设备研发及高精度零部件加工的企业,是目前韩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资质最完善、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拟上市企业,双方将合资建设OLED驱动芯片项目和半导体设备项目,项目计划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按照惠州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的相关计划,这个全新的合作平台将与环大亚湾新区、仲恺高新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等形成多区联动,吸引包括韩资在内的优质企业到惠州发展,在促进投资增长、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培育等方面产生重大的聚集作用,加快推动中韩经贸合作创新升级。

为了加速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在首尔当地时间今年5月7日至9日,惠州市党政代表团赴韩国首尔开展了经贸交流活动,参加了惠州市与广东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中国(广东)—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暨中韩(惠州)产业园推介会,围绕加强惠韩合作与韩国前总理李寿成、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及部分韩企总部高层交换了意见。

交流会上,惠州希望双方携手,共同把中韩(惠州)产业园打造成为中韩合作开放水平最高的平台,并计划在惠州共同打造以光电产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为支撑、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聚发展。

按照相关规划,惠州将在中韩(惠州)产业园复制推广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规划核心组团和联动组团,把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成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的新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示范区,中韩对接发展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先行区。

■相关

韩资企业的惠州故事——

“惠州优质的政务服务,

让我们充满信心”

在以科技化生活为主导的今天,银行的自助设备也在不断追求智能化、便利化,从而进一步取代人工柜台、减少操作的繁杂。

如今,在惠州市区的各大银行服务网点,越来越多的智能无人柜台、超级柜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和生活,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智能柜台里就不少是来自韩国的产品。

在2015年11月举办的第四届惠州“云博会”(物联网和云计算博览会)上,来自韩国晓星集团的一款ATM机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其依据人体工学设计,既有普通ATM机存取款等功能,利用安装在ATM机上的电话机、摄像头、可触控屏幕等设备,还可取代银行网点柜台员工实现人机对话服务,完成过去只有在柜台才能实现的开户、发卡、发存折、指纹提取和认证服务。

在参加惠州“云博会”的同年,晓星集团设在惠州市惠城区高新技术园三栋中心园的晓星金融设备(惠州)有限公司实现了投产,其生产的金融自动化设备产业排名全球前四。

在公司成立之初,晓星集团就决定在2020年之前,在惠城区设立年产约10万台(产值约30亿元)提款机的生产基地,让更多惠州制造的ATM自动提款机销往全球。

“惠州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投资环境,让我们充满信心。”作为时任韩国方助推项目落地的负责人之一,崔璋根盛赞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2014年,惠城区招商办联系到了晓星集团高层,向其全面推介惠州投资环境,并屡次邀请晓星集团负责人到惠考察投资环境。同年4月到8月,晓星集团负责人先后3次来到惠州考察,并对预选地区多次进行考量和比较。

此后的签约、审批、投产服务也让晓星集团高层感到满意。“我们在中国共有20多家工厂的投资经验,惠州的政务服务令人惊叹!”崔璋根介绍,从项目签约到最终投产,除掉厂房建设时间,实际花费时间仅6个月。

投产后,晓星金融设备(惠州)有限公司的年产值从2015年的4.2亿元,上升到2017年底的9亿元,3年增长超2倍。

目前,该公司的金融设备产品从当初100%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到如今已向国内相关金融机构销售,主要为农商行、招商行及国内的韩资金融机构。

惠州与韩国产业合作:

契合度高、互补性强

笔者从惠州市获悉,惠州现有产业基础与韩国的优势产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惠州将以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合作为基础,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符合惠州与韩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产业、新业态,做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核心支柱产业,推进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2+2+N”现代产业新体系。

惠州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7年底,拥有电子信息企业1300多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电子企业达220多家,培育了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TCL集团、惠州三星等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终端、LED、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软件和集成电路6大产业集群。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745.6亿元。通讯设备、液晶显示、汽车音响等许多电子产品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

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面,惠州将立足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领先优势,打造以光电产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为支撑、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20强”第二。以中国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和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项目为依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工及相关工业巨子进驻投资项目79宗,总投资达1678亿元。随着中海油炼化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中海壳牌化工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建成投产,石化区年炼油能力达到2200万吨、乙烯达到220万吨,惠州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规模也因此跃居全国首位。

当前惠州正在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依托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将加强与韩国优势化工企业的双向合作,鼓励中韩企业通过合资形式在园区投资化学工业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复合及聚合物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大亚湾石化区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惠州还是全国重要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017年,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60多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汽车零部件企业26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随着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涵盖了整车生产装配、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走在国内前列。2017年,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124.5亿元。

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方面,针对韩国电子融合产业、新能源产业、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惠州产业发展基础,惠州将着力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园区集聚发展。

此外,还将深化现代服务业合作,惠州将积极培育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依托园区共同培育“互联网+”物流新业态,深化中韩文化、医疗和旅游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共同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撰文:张昕罗锐摄影:梁维春制图:周美霞编辑统筹:李杰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