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综合福利院获评省“五星”福利院
张道政。《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唐宇
惠城区综合福利院被评为 “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下来将推动二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全覆盖工作,今年力争实现惠城区70个城乡社区社工全覆盖……5月21日,“一把手”访谈来到惠城区民政局,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道政表示,惠城区民政局将把解决群众难事、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着眼点,重点打造“三大品牌”,推动“四项建设”,充分发挥民政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托底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惠城区民政事业实现新跨越。
13个镇街成立复退军人之家
张道政介绍,“三大品牌”主要是指复退军人之家(工作站)、智慧社区和“五星”福利院。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惠城区陆续在13个镇(街道)成立了“复退军人之家 (服务工作站)”,2017年惠城区继续深化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并积极探索“复退军人之家”管理运作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着力把“复退军人之家”办成规范之家、温暖之家、荣耀之家、和谐之家。同时,在各个复退军人之家探索建立党组织工作机制。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复退军人之家“创新载体、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逐步成型,为保证复退军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复退军人有了家的归属感。接下来将持续擦亮“复退军人之家”品牌,构建、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
惠城区民政局还将探索打造“智慧社区”品牌。开展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并适时推广,逐步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70个城乡社区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市、区两级政府的财力支持,着力解决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设备,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确保中心正常运营。同时,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加大社会组织和社工专业人才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度,提升社区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推动综合福利院二期工程建设
张道政介绍,惠城区综合福利院新院2013年启用,自2017年3月起,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对照考核分值表,科学利用惠城区财政下拨的200多万元创建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福利院环境进行升级改造。2017年12月,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在迎接省 “创建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实地评审过程中,以高分顺利通过评审验收,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
惠城区民政局将持续打造 “五星”福利院品牌效应,按照“院舍环境精致化,生活环境舒适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具体化;医疗护理精准化,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化”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福利院宜居宜养的服务格局。以此为契机,推动综合福利院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拓展生活环境,增加居养床位,提升服务品质,将综合福利院打造成广东省福利养老的一张名片。“现在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共有养老床位约300张,但床位非常紧张,可谓一床难求。”张道政说,二期工程规划增加200张床位。
除了改善惠城区综合福利院的环境,惠城区还大力投入资金,改善9家乡镇敬老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建慈善资金使用管理核查机制
在推进“四项建设”方面,张道政介绍,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扶贫攻坚的资金投入,为加强扶贫资金、慈善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和指导,惠城将建设扶贫资金、慈善资金使用和管理核查机制,同时加强慈善机构的日常规范化管理,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的监督,实现扶贫资金、慈善资金用在真正困难群众身上的目标。
同时,建设社会救助标准科学调整机制。持续提高惠城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和孤儿最低养育标准;进一步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推进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到2020年,全区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婚姻登记机关等级创建工作,促进婚姻登记工作标准化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惠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达到国家4A级建设标准。
还有,建立与惠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创新慈善捐赠救助平台,鼓励和推动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捐赠活动和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晨通讯员钟仁兴)“你在惠城区水北8号小区楼梯口张贴宣传品的行为违反了《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