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点攻坚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惠州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惠州日报 2018-05-05 15:30

昨日结束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7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记者了解到,今年惠州市将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其中“碧水攻坚”方面,将逐级签订河长责任状,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打好重点流域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河涌污染、工业污染、东江沿岸污染防治歼灭战和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东江干流水质稳定优良,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去年工作情况

“河长制”全面建立,生态品牌进一步擦亮

《报告》包括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2018年工作要点四大部分。

记者了解到,2017年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排名珠三角第一和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4.8%;全市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东江干流(惠州段)、增江、西枝江、沙河和公庄河水质达到功能水质目标;5个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80%,其中3个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全市纳入“水十条”考核的9个断面达标率为77.8%,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预计达62.42%;完成50个污染减排项目,可顺利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2017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等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河长制”全面建立,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全覆盖,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功主办全国生态文明论坛第七届年会,惠州市生态品牌进一步擦亮。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高标准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惠州市的224宗信访投诉案件已全部办结;对2个惠州市个性问题和6个全省共性问题逐个建立整改台账,细化时间节点,倒排整改工期,实行挂图作战,问题整改取得一定进展;对136人实行追责问责。

◆今年工作计划

打几场标志性歼灭战呵护生态环境

《报告》指出,今年惠州市将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将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三大结构”调整优化,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控,打几场标志性的歼灭战;在“碧水攻坚战”方面,打好重点流域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河涌污染、工业污染、东江沿岸污染歼灭战和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净土防御战”方面,将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同时,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限制排污量大、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的小项目,为发展战略性新型项目留出环境空间。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机构的标准化水平和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广运用无人机、无人船、特种机器人等智能监控技术手段,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意见建议

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治理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推进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成果,进一步擦亮惠州生态品牌。

同时,要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整治”,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河涌污染治理,压实河长在水污染防治中的责任,强化面源污染控制,加强产业环境调控,严格环保执法监管,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要广泛宣传和普及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和水平。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本报记者黄晓娜

新闻推荐

赛合唱展风采

日前,2018年“心有力量歌声响亮”益安宁丸杯第二届广东省合唱大赛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惠州市50多支文艺歌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