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学手语还撰写国家级论文 “惠州好人”刘火姐倾力助产岗位获誉“火姐姐”

惠州日报 2018-05-08 15:25

刘火姐到病房查看新生儿。

她,年过半百,笑容依然甜美灿烂;她,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助产事业,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守护孕产妇,迎接新生命数以万计;她,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被产妇和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火姐姐”……她就是获评2017年第三季度“惠州好人”、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房护士长刘火姐。

节假日陪伴家人是件奢侈事

31年前,刘火姐从惠州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惠州市三栋卫生院从事妇产科工作。“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有了这样一份好工作,心情很激动。”刘火姐说。

但没多久,她就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特别是1991年调入当时的市妇幼保健院之后。“加班加点是常事,节假日陪伴家人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刘火姐说,正因为如此,1993到1994年间,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一些同年毕业的姐妹辞职另谋职业了。刘火姐也一度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我用双手托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再苦再累也值了。”

刘火姐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31年。

一家两代专门找她接生

记者了解到,刘火姐与同事平均每年迎接新生命数百个,几乎全天候穿梭于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听胎心、测血压、胎心监护、观察产妇宫口扩张度、心理疏导……是她30多年来的全部工作。二孩政策实施后,刘火姐更忙了,身为产房护士长的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聋哑产妇对助产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一次,医院来了一位聋哑产妇。了解情况后,刘火姐安排一位很有经验的助产士陪着她,可是产妇无法表达且心怀恐惧,助产士有点手足无措。刘火姐守在旁边,和助产士一起密切关注产妇情况。为了鼓励该产妇,刘火姐现学手语,当“你很漂亮”“做得很好”这些手语比划出来后,该产妇慢慢放松下来。刘火姐还拥抱产妇,让她感受到莫大的鼓励。随着“哇”的一声啼哭,孩子平安降生,刘火姐和同事们才松了一口气。

医者仁心在刘火姐身上展现无遗。2014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样7点左右就提早到医院的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有个孕妈身体十分不适,刚到科室找你。刘火姐赶紧到产房门口的等候区查找,发现一位脸色苍白、表情十分痛苦的年轻孕妈。她立即给产妇安置病床,迅速监测生命体征及胎心情况。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她马上组织人员完善术前准备,同时即刻启动科室抢救小组,通知手术室、麻醉医生,迅速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从发现孕妇至剖宫产取出婴儿只用了11分钟,手术十分顺利。

后来刘火姐得知,该孕妇一天前乘车10小时从湛江来到惠州,晕车反复剧烈呕吐,引起宫缩、早剥,并两天没有进食引起低血糖及休克,情况非常危急。正是刘火姐与同事的专业、细心和执着,孩子才得以顺利降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少人生小孩专门过来找刘火姐,有些甚至一家两代都专门找她接生。在医院,不时有产妇对她说:“火姐姐,当年我就是你接生的,现在我要生孩子,也想要你接生。”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刘火姐就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团队课题获惠城科技进步奖

2011年6月,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率先在全市推广国际产科先进服务模式,普及无创、无痛、无助产的自然分娩技术。剖宫产率从原来的40~50%下降至现在20%左右,其中,刘火姐功不可没。

第一胎剖腹第二胎必须剖腹,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定见。刘火姐积极主动协助医院,于2014年率先在惠州开展疤痕子宫顺产,对于第一胎是剖腹产、第二胎符合顺产指征的产妇,通过饮食、运动、产程运气等培训及孕妇学校课程,鼓励其顺产。近年来,该院每月有10多例疤痕子宫产妇实现顺产。面对疤痕子宫产妇,刘火姐总是耐心指导她们产程如何运用呼吸技巧,减轻宫缩阵痛。她现在更注重加强助产士门诊工作,把更有利于产程进展、更能减轻产妇痛苦的方法及相关知识,提早告诉准妈妈,让每一位孕妇分娩过程更顺利。

“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支撑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更好为每一位孕产妇提供高质量服务。”多年来,刘火姐一直坚持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主任护师职称,是该院首个考上高级职称的护士。工作之余,她不断总结经验,先后撰写了10余篇论文刊发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上,带领团队申报并通过了市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课题《孕期的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获2013年惠城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在护理队伍中较为少见。

文/图 本报记者张 斐

新闻推荐

石油化工企业集中接受培训

本报讯(记者张晨通讯员蔡燕琳)昨日,惠州市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组织召开“科技企业项目申报工作”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