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 □聂育松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许多学生在家写完作业后,多半是在与网络或电视打交道。由此可见,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真正与人交流的时间非常少,而与机器交流的时间非常多,这势必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现实感缺乏。
去年底,我阅读了一篇短文《手机让青少年晚熟》,文章透露,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布林莫尔学院两所大学发布的调查研究表示:现在的青少年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拥抱属于成年人的生活。研究人员表示,这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社交活动更多体现在网络中。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自然人要通过社会化过程,才能成为社会人的。首先,家庭可以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懂得亲情。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母爱似水一般柔和,温和而细腻;父爱如山一般雄伟,深沉而伟大。在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家庭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家长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心其心中所思所想,这就需要陪伴,在陪伴中了解,在陪伴中引导。父母不但要培养孩子的亲情感,还要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感情,教孩子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学会自立、学会生活,增进责任感。其次,学校可以让学生在朋辈的互助下塑造人格。朋辈互助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各种行为,彼此有意识地施加心理影响,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向积极方向发展变化的学习活动,以促进个性成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由于朋辈互助是在同伴之间进行的一种辅导形式,成员之间具有相似的经历、类似的情感体验,更容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进而更有自尊感,容易建立起一种信任、稳定的人际关系,满足自我认同需要,建立起自我价值感,塑造积极的人格。在学校,朋辈互助可以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社团活动、集体生活中落实,成为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最后,社区可以让青少年在伙伴的影响下学会交流。青少年的成长与其同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是否健康,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包括父母、老师、同伴、社会成员等在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关系中,同伴关系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可以通过各种社区活动,给青少年提供健康的娱乐活动场所、学习社会交往的机会,让青少年提高各种理解能力和社会洞察力等,促进将来融入社会。
(作者单位: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新闻推荐
越来越多顶尖人才和团队扎根惠州 惠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双十行动”优化人才服务开展柔性引才
日前,惠州人才工作再传捷报。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石化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团队成功入选2017年“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