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校园普法上新台阶

惠州日报 2018-05-29 14:33

惠人慧语

据5月16日《惠州日报》报道,惠州市某小学600多名师生日前参加了一场生动的鹅城校园普法点对点主题班会。班会主讲人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校领导,而是律师。由于形式新、效果好,主题班会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惠州市历来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创造了“法制副主任”“四民主工作法”等系列特色品牌,蝉联了普法最高奖———“五五”普法先进城市、“六五”普法先进城市。律师团队与学校结对子,是惠城区司法局2017年以来启动的普法进校园“春笋工程”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惠州普法的又一重要创新,收效良好。笔者认为,推动法治深入校园、深入人心,必将为惠州市争创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市再立新功,但也要下更多功夫。

一是创新开设法制课程。校园内开设法制课程,贵在创新,贵在吸引中小学生。既要注重围绕法治主题,又要突出形式创新;既要注重授课人的主导,又要突出学生主体。比如报道中的普法短剧中的角色全部由144名“普法小明星”担任,以身边人演身边事,同龄的天然亲近感,让学生学法、普法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是升级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经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惠州市1100多所学校“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聘任率达100%。笔者建议,今后在法制副校长人选上更突出专业和针对性,在课时上更充裕,鼓励法制副校长多到所负责的学校跟师生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备课”的针对性,与学校共同保障师生安全。

三是深化拓展律师与学校结对子工程。报道中,结对律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分析,向学生普及《宪法》和《国旗法》知识,这种点对点普法主题班会,有效保障了校园普法的“精准”度。建议深化拓展这一创新,争取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年都有律师等专业人士开展法治主题班会,在寓法于教、寓教于乐中让青少年学生更好学习法律知识,进一步推动 “法治进校园”的法治教育课本、课时、师资、考试、活动“五落实”,更好促进法治校园文化建设。 (清 宁)

新闻推荐

28日起高峰期搭乘莞惠城轨有折扣

羊城晚报讯记者余宝珠报道:经常往返于东莞惠州两地的市民注意了,工作日莞惠城轨每天有4趟车将执行票价优惠,降幅达2成,最高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