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变农旅景区 村民变股东 惠阳良井引入社会资本振兴乡村
地势平坦的良井镇矮光村、满眼绿意,景色宜人。村中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将整合开发建设文旅项目。
村中废弃房屋修缮后焕然一新。
如今的时化村成为旅游村。
生态观光园位于托盘峰山间。
引进“地产大鳄”开发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绿水青山变废为宝开发成农业旅游景区……东时记者昨日走访惠阳区发现,近一两年来,该区良井镇积极探索实践,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加强“产村人”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路子。如今,引进碧桂园把良井镇矮光村先行启动区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整合开发建设文旅项目;变成生态旅游区的时化村,正散发着绿水青山迷人魅力,吸引四方游客。
惠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良井镇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亮点工程和资源禀赋,导入具有生命力的产业,让整个区域具有了更好的造血功能。
矮光村
“地产大鳄”进驻开发文旅项目
地势平坦的良井镇矮光村,到处是田畴,栽种着各种蔬果,满眼绿意,景色宜人。这个以供港蔬菜闻名的村落,在去年底还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牌子。
最近,这个宁静的村落在惠阳几乎人尽皆知,皆因“地产大鳄”碧桂园集团进驻该村。碧桂园不是来开发房子的,而是计划将村中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整合开发建设文旅项目,这给惠阳的乡村振兴打下一剂“强心剂”。
整合开发建设文旅项目
在矮光村永新村民小组老屋,村民搬离,但碧桂园开发团队却在施工,划破乡间的宁静,在年底或明年初,作为良井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的永新村民小组,将被打造成为集小镇旅居、度假养生、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文旅项目,而它的运营团队,则是业界有名的华侨城集团。
据悉,惠阳区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范围包括良井镇霞角村、大白村、矮光村、时化村和平潭镇阳光村5个主体村,自2015年底开始建设。目前,该区与碧桂园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良井镇作为“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试点,整体打包良井片区城市PPP项目和乡村PPP项目,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并围绕“3+3+X”、全域旅游、高新产业、产城融合理念,导入产业资源,推动片区提档升级,力争在全市乃至全省树亮点、立标杆。
今年新春伊始,惠阳区吹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率先在秋长街道、良井镇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秋长茶园村1300亩用地和良井镇矮光村1500亩用地成为首发区,碧桂园、华侨城将把村中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整合开发建设文旅项目。3月1日,惠阳区举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发区签约暨合作款发放仪式,两个首发区的6个村小组分别获得三年保底合作款。
村民拿租金还能分红
在与碧桂园的合作规划中,良井镇全域合作规划72平方公里,导入农业生态科技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大湾区生态科技示范第一镇。良井镇乡村振兴项目首发区矮光村的东风、永新两个村小组,先行启1500亩用地,重点激活矮光村的山林、田园、古村落等资源价值,建设经营客家文化、农耕体验、田园印象、自然探索、禅修中心等产业项目。首发区项目预计一年后就能初见成效。
首发区村民如何与碧桂园、华侨城合作?据介绍,良井矮光村两个村小组,都是空心严重的村庄,村里废弃房屋多,土地也闲置着。而今,这些村小组的村民以空置的房屋和土地入股与碧桂园、华侨城合作,村民变身股东,不仅可以拿到房屋、土地租金,项目运营后还能分红。房屋、土地租期50年,前三年为培育期,村民拿保底合作费;后47年为运营期,村民不仅可拿保底合作费,还能享受20%的净利润分红。50年合作期满后,所有建筑和物业的所有权归原村所有。
“在与碧桂园合作之前,这些废弃房屋无人问津,更无从修缮,而今村民将这些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与碧桂园合作,破败的村庄将变身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村庄变漂亮了,村民又有收益,何乐而不为?”良井镇矮光村党支部书记李仁聘说,该村首发区的两个村小组共有80户村民的100多栋废弃房屋,这些废弃房屋中,最大的200多平方米,最小的十几平方米。3月1日一次性发放的3年保底合作费中,最多的一户能拿到3万多元。
时化村
垃圾填埋场变身生态观光园
如果说矮光村的变化源于外来资本的注入,那么,时化村的变化,则源自其自身觉悟,村干部顺水推舟,将垃圾填埋场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观光园。
托盘峰山间建观光园
在良井镇时化村洋窝村民小组托盘峰山间,坐落着一个生态旅游区——— 景原生态观光园,树木茂盛,花草飘香,该园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打造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体验以及民宿文化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景原生态观光园规划占地650亩,预计总投资5000多万元,第一期建设工程250亩,投资2200万元,目前已初步完成园区的休闲娱乐区有民宿、垂钓、烧烤、野炊、花海、绿道等,内设大型停车场,可同时停放客、轿车100多辆/次。
登高远眺,景原生态观光园被托盘峰所环绕,与山峦相得益彰。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在以前,是一个垃圾填满场。
据时化村党支部书记陈汉明介绍,托盘峰原来有一个镇里的垃圾填埋场,面积约7.5亩,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间都在使用。后来,村里引进一个淡水老板经营的苗圃场,在此培育花木,才渐渐将垃圾填埋场复绿。
“随着时化村列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村干部多次找到苗圃场老板商讨,看能不能结合乡村旅游将苗圃场做大。” 陈汉明说,后来双方终于商量好了,要做生态观光园。
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垃圾填埋场最终变成生态旅游区,一石激起千层浪,时化村的名声渐渐响了起来。今年1月,景原生态观光园开始迎客,每周便接待游客数千人。陈汉明介绍,“很多人来参观、学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游玩的。”
生态观光园的运营,除了带来人气,还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时化村洋窝村民小组原先将250亩山地租给苗圃场,一年才3000元租金,如今,每年增加2万元的收入。该观光园还计划开发第二期400亩,到时也将有一笔不菲的租金要给村集体。此外,该观光园还聘请当地村民就业,目前有20多个村民,带动了村内富余劳动力就业,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该观光园在不断完善,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建成容纳200~300人用餐的生态美食餐厅、大型户外烧烤场及野炊场所、四公里长的环山骑行道和完善四星级民宿设施,而第二期将开发400亩,投资1000万元用于打造户外拓展、科普教育基地和发展规模化农田景观等,建设以“客家古韵”为主调的创意生态农业、景观民宿,打造专属于繁忙都市人的乐园。
“等二期开发完毕,观光园面积将达600多亩,这面积是原来垃圾填埋场的近10倍。”陈汉明说,时化村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成为名噪一时的旅游村。在昨日的采访中,他还邀请东时记者五一假期再来,“到时你可以看看有多旺。”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摄
新闻推荐
开车莫接打电话 停车通话最靠谱 市交警部门称开车一直打电话被多次抓拍只记录一次
一名司机在等红绿灯时看手机,这种行为在本月起将被抓拍处罚。《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摄东江时报讯“开车外出办事一直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