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回小茶农 还学会做糍粑 东时小记者采茶炒茶品茶
看看我们一起炒的茶。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一芽两叶是好茶,看谁采得最多最好。
做糍粑原来也要有这么多技巧。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是世界最受欢迎,也最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可是,你知道怎么采茶、炒茶吗?日前,来自惠阳区几所学校的35名东江时报小记者及家长,一起来到惠阳区秋长周田村进行采茶·踏春·缅怀活动。小记者们几乎都是第一次采茶、炒茶,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学习了茶文化,还观赏了美丽的周田花海,进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缅怀“四八”烈士活动,大家都说这一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采茶:一芽两叶是好茶
一大早,小记者和爸爸妈妈就从家里出发,来到了秋长周田村碧滟楼集合。
第一项活动是采茶。采茶前,东时记者给大家讲解了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将小记者和家长分成4个小分队。
活动开始了,小记者和家长们跟着带队老师开始上山采茶。茶园是在一座陡峭的山上,大家需要爬上山坡才能见到。虽然山路崎岖,但小记者们没有退缩,你拉我,我扶你,一路欢歌笑语爬上山。还有的妈妈背着小宝宝一起爬上了山,真的很厉害。
来到茶园,只见茶树整整齐齐地排成纵队,就像一位严阵以待的士兵,他们穿着绿色的军装,等上司发号施令。小记者们就像一群茶精灵急急忙忙地扑向茶树丛里,匆匆地采起茶来。茶园练师傅告诉大家:“采摘一个芽,两片嫩叶的茶,才是最好的茶。”说着,还给大家做了示范。
懂得了采摘方法,小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看见嫩绿嫩绿的小芽儿,马上就摘在手里,像宝一样不敢握得太紧,生怕伤到了它。这时,练师傅又提醒大家:摘了茶叶不能抓在手里,要不茶叶就会发酵了。
领队老师号召几个小分队进行采茶比赛。一听如此,小记者们摘茶的速度更快了,也更熟练了。尽管天气炎热,大家都热得满头大汗,但小记者们依然在认真细致地挑选。有的小记者一看自己分队的采茶速度慢,就心急起来,但爸爸妈妈鼓励他们:采茶练的是耐心,在一个地方采茶,把这个地方的茶采完了才能更换地方。还有的小记者很精明,避开人多的地方,找到山坡下人少处去采,果然茶叶又嫩又多。
转眼间,20分钟的采茶时间结束了,经过练师傅评比,第一小队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做糍粑:做好送给爸妈吃
采完茶,大家来到客家小馆,小馆老板娘赖阿姨教大家做传统的客家糍粑。
小记者和家长们兴高采烈,围着长桌跃跃欲试。大家耐心地听了赖阿姨的讲解,迫不及待地做了起来。
首先取一个小小的糯米团放在手心,它的手感软软绵绵的像棉花糖,然后把面团按压成一个圆圆的面饼,按得均匀才能把馅儿包住。接着将芝麻花生糖做的馅儿,舀一勺子放在面饼的中间,把面饼的边缘朝中间捏起来,包裹好后在手心揉圆,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露馅的地方,最后裹上一层糯米粉,一个可爱的软软的白色的糍粑就做好了。
小记者们做好第一个糍粑后,都会骄傲地告诉爸爸妈妈,并请爸爸妈妈品尝。
做完糍粑,来自惠阳区秋长街道办的李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客家糍粑的典故。原来,过去客家人在10月份时就会做糍粑,再用青草把糍粑圈起来,最后把糍粑喂给牛吃,以此来奖励牛。久而久之,客家人就养成了在10月份做糍粑、吃糍粑的习惯了。
炒茶:炒一把要三四小时
下午,小记者们参加了炒茶活动,在练师傅指导下一起将上午采的茶叶炒熟。
走进炒茶的作坊,只见练师傅先把茶叶倒进一个铁炉里,他说这叫做杀青。接着他把手伸进铁炉感受温度,再把茶叶全部拿出来,倒在一个很大的盆里用手搓茶叶,这道工序叫揉搓。叶师傅招招手,叫小记者们也来搓一下茶叶,大家争先恐后地来到筐子旁搓茶叶。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炒茶了。练师傅说,要想喝到口味醇的山茶,炒茶得三四个小时!由于现在有了炒茶机器,大多茶叶都可以用机器来炒,节省了很多人力。但当天因为我们采的茶叶不够多,练师傅说机器不好炒,还是需要人工。不多时,就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是茶叶的香气呢。
长时间地呆在炒茶坊真热呀,但小记者们围着练师傅不停地问问题,丝毫不觉得闷热。练师傅还告诉小记者们,他炒茶已有许多年了,从小就看着爷爷炒茶并学炒茶,能让客人喝到好茶,是他最开心的事。
在炒茶坊外面的喝茶间,赖阿姨还向大家讲解了喝茶、泡茶的知识以及喝茶的好处,更劝告小记者们少喝饮料。最让人惊奇的是,赖阿姨教大家用冷水泡茶。小记者们纷纷品尝,大赞这茶水跟外面卖的绿茶饮料一模一样,不!仿佛比外面卖的更好喝呢!
最后,练师傅还把刚炒好出炉的茶叶泡给大家喝,小记者们喝到自己亲手采并炒的茶叶,觉得香甜极了。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小记者薛雅琪 李洋 曾泳琦 林心语刘宇萍 涂茗倩 肖涵希 杨康乐赵靖雯 朱名辉 翟思蒙 罗旭梁乐萱 唐嘉绮 王悦涵 邹芷昕吴天瑜 邹慧冰
统筹《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新闻推荐
5月11日,“齐参与、共抵御,远离毒品珍惜美好年华”三和街道禁毒宣传手抄报比赛颁奖仪式在三和实验学校的体育馆举行,13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