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陈尧佐遣使祭姚娘
北宋惠州野吏亭诗碑拓本。 《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 翻拍
作者:何志成
陈尧佐,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今南充阆中),与其兄陈尧叟同为宋太宗端拱年间进士。北宋咸平初年,陈尧佐为太常丞、开府推官,因坐言事切直,贬为潮州通判。宋朝的潮州,鳄鱼为害严重,陈尧佐通判潮州当年,丰顺县就有一个姓张的10岁孩童,被鳄鱼卷入江中吃掉。小孩的母亲在岸上欲救不能,只能号啕大哭。这事传到潮州通判陈尧佐耳中。他听到后,找来有经验渔夫,命渔夫带领百名勇士,用马尾棕织成捕鳄网把鳄鱼捕获。然后陈尧佐又令把鳄鱼抬到街市中,亲自撰写了一篇《戮鳄鱼文》,宣布了恶鳄的罪状后,把鳄鱼当众杀死,为潮州人民除了一大害。
北宋咸平元年(998),陈尧佐移典惠阳郡(时为祯州),来到惠州后深感惠州文化沉厚,酷爱惠州溪山景物。他居惠期间,创亭于惠州府治东城上(今中山公园内),题名“野吏亭”。公暇登亭远眺,只见沙鸥风帆,东流浴日,令人顿消烦恼,屡尝不厌。为此,陈尧佐写下了一首《野吏亭》诗,诗曰:“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叠騋分诸粤,重城截大荒;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日凉;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陈尧佐在此诗中,把惠州几千年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地理位置勾画得一清二楚,并将其推介给中原国人。特别是“烟火汉封疆”一句,说明惠州前身博罗县是汉朝所置,纠正通常所说“秦置博罗县”之讹。
北宋咸平二年,陈尧佐被朝廷召还,后以给事中入参大政,每当与同事好友谈论风景奇胜,必以惠州野吏亭为称,极力宣传惠州山水之美,并复作《寄题惠州野吏亭》五言小诗二章,其一曰:“罗浮山下郡,楼阁枕沧溟;谁得闲中意,清风野吏亭。”其二曰:“山好曾留句,城高复创亭;登临千万景,谁与画为屏。”为此,苏轼贬居惠州时撰《野吏亭记》曰:“公(陈尧佐)比入登台辅,独眷眷此邦(惠州)。”清·惠州知府吴骞重修野吏亭,在《重修野吏亭记》中也曰:“(尧佐)比入登台辅,复寄诗于惠州,若身在此亭,而忘其位极人臣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尧佐入京为相后,还遣特使来惠州祭姚娘。
在宋人刘斧所撰《青琐高议·姚娘记》中作以下记述:“大丞相文惠陈公,向授潮州通判税漕,权刺惠州,率潮州之秀民许申偕行。中道舣舟古岸,江风颇净,新月初出水面,舟人方去未久。俄有介胄百辈,乘骑数人,指呼甚明云:"今丞相、漕使宿此,其或疏虞,毫厘不赦。"公与申指对惊喜,固不知孰相也、孰漕也。明日行,询其地只有娘娘庙存焉。公自东复还朝,亲为文祭之。后公果居钧轴,申亦作本路漕,皆如向所言。公尝自京遣人就其地祭享,以神其事。”
据民国《博罗县志》记载,姚娘为汉朝博罗盘陀湾姚氏女 (今博罗泰尾靠东江边),在家娴礼义,孝敬父母,人罕见其面,贞淑品行为乡族所称。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7年~25年),姚氏女卒于家,乡人立庙祀之,有灵异,远近称其为姚娘庙。宋咸平二年陈尧佐由潮州调惠州当太守,偕潮州人许申从水路由潮州经龙川入惠州,夜宿盘陀湾。是夜姚娘托梦告陈尧佐,说他不久可当宰相、许申可升任漕运使应验之事,广为流传。其后北宋政和年间,唐庚谪居惠州,在诗中就有“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姚娘”及“何时返栖息,谁为问姚娘”之句,来感怀自己的身世。
北宋景佑四年(1037),陈尧佐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罢相。庆历四年(1044),陈尧佐在家乡病卒,终年八十二,谥文惠。南宋淳?四年(1244),惠州守赵汝驭在银冈岭创建“聚贤堂”,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12位先哲名儒,陈尧佐位列其中,让其配食惠州人香火。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蔡伟健通讯员张志新黄秀平日前,博罗县公安局泰美派出所在清明节期间,迅速出警为群众找回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