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送出10多万副春联 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上街免费为市民写春联

东江时报 2018-02-11 16:55

▲送春联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吸引过往市民驻足观看。《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 春节临近,春联走俏。2月8日下午,阳光普照,暖意融融,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星恺大剧院前广场人头攒动,由仲恺高新区钱镠文化研究会、惠州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举办的新春送春联活动在此举行,书法家们为过往市民免费书写春联,一个下午,近千副春联被市民索要一空。

春联内容贴近生活

“我要一个"福"字”“我想要这副春联”……活动现场,一副副春联在书法家的笔下诞生,满含喜庆、祝福寓意的春联赢得了现场市民的一致称赞。在短短3个小时的时间里,书法家们书写了近千余副的春联,整个活动现场被红色的春联映衬得年味十足。

市民张女士挑了一副充满时代气息的春联让书法家书写,内容为“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张女士说,以前家里用的春联,都是在街上购买的印刷版,最近几年,她家的春联转向手写,她认为手写的比印刷的春联更有墨香味和文化味,所以但凡遇到有手写春联,她都首先考虑选用手写。“今天得到一副充满新时代特色的手写春联,很有意义。”

市民钱新发是仲恺高新区沥林镇钱屋村人,他对钱氏家训尤为看重,于是请书法家写了一副春联“利在一身勿谋之,利在天下必谋之”。钱新发说,这副春联贴在家里或者村中祠堂都合适,他很喜欢,同时也感谢书法家现场挥春献艺。他希望类似的活动多举行,让书法这种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为民书写乐此不疲

在活动现场,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71岁的杨绍荣受到市民的追捧,向他索要春联的市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年过7旬,但在挥毫泼墨间,杨绍荣越写越精神。这已经是他今年参加的第16场送春联活动。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惠州各县区走动,从城里到农村,向基层群众送去春联。”杨绍荣说,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的书法家们已经是第11个年头开展为市民送春联活动,平均每年送春联近万副,11年来超过10万副,如果按市场价每副20元的价格来计算,那么这项活动为市民节省了200多万元。

杨绍荣年少时就喜欢书法,退休后系统练习书法,然后发挥余热,为市民赠送春联、送上了新春祝福。杨绍荣认为,春联是书法和习俗结合的“产物”,送春联下基层是市民喜闻乐见的一个文化活动,同时为书法家们提供了一个做善事的平台。通过观察,他认为现在的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舍去电脑印刷的春联而重新青睐手写对联、重新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

相关新闻

春联送下乡村民乐呵呵

东江时报讯 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刘万兴 日前,惠州市汉文化促进会组织多名书法家来到惠城区水口街道青边村给村民现场挥毫写春联,为村民增添节日气氛。现场多名书法家现场挥毫,好句好对不断,引得村民笑呵呵。另外,该协会还给村里的五保户和特困户送上了慰问金和大米。据悉,惠州市汉文化促进会已连续6年组织开展“情暖夕阳·挥春送福”公益活动,公益活动范围遍及全市各县(区)。

新闻推荐

16宗住宅用地成交额分别过亿 去年惠城仲恺惠阳住宅用地拍卖成交49宗

2017年,从新建商品住宅区域成交情况看,惠城区继续领跑,成交面积为273.3万平方米。《东江时报》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讯记者冯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