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设施提高城市品质 发展特色旅游振兴乡村 百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新时代仲恺高新区发展建言献策
仲恺高新区城市配套日趋完善,环境日益优美。
亿伟锂能生产车间。
美丽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月23日~26日,惠城区召开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惠城区“两会”期间,1月24日,仲恺高新区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场讨论会,100多位仲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多位应邀出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工作报告》、《惠州仲恺高新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等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仲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区委书记、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书记杨鹏飞,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区委常委、区宣教文卫办主任徐颂,区委常委、区两委办主任王云波,区人大政协办主任钳颖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尊友等区领导以及50多名列席会议的区直相关部门、镇(街道)领导干部分别参加了第一、第二组的讨论。
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潼湖、沥林、潼侨乡村旅游
今年是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人大代表杨浩良、苏晋煜,政协委员钱新发、蔡吴辉等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议大力发展潼湖、沥林、潼侨的乡村旅游。
苏晋煜建议,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等工作方面,把乡村旅游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日程;因村施策凸显特色发展,根据各村的独特优势进行差异化规划指导,加大资源挖掘和资金投入力度。比如,恢复赤岗村、黄屋村等古村落,弘扬敦伦书室、古村文化传统美食等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建设多彩潼湖。同时,加速推进省道120线改造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拉通潼湖对外交通网络,形成全镇道路网络和公交网络大贯通;鼓励返乡下乡的创业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打造特色民宿产业。他还建议,拓展招商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推动村庄旅游化改造,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杨浩良则建言:“以潼湖生态智慧区为中心,以潼湖湿地公园和观洞森林公园为主线,在潼湖湿地内的潼湖镇、潼侨镇、沥林镇和陈江街道沿湖周边打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政协委员钱新发也提出深入挖掘钱氏太守宗祠等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并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到沥林旅游。
政协委员蔡吴辉建议加强城市宣传,可在高速出入口和主要道路主干道等区域加强对仲恺高新区的城市宣传,提升高新区的知名度;在城市规划中结合实际保留高新区的特色元素。
民生保障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健康仲恺品牌
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政协委员朱晓建议,对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而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群众,建议给予门诊救助;另外,推动“随迁老人”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解决“随迁老人融入难”这一公共问题,满足随迁老人“老有所乐”的利益诉求。
政协委员章利兵就加强异地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提出建议:畅通异地务工人员维权渠道,引导异地务工人员依法理性维权;以“仲恺公共法律服务超市”为基础平台,探索律师提前介入的制度,推动多元化快捷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
人大代表张燕香表示,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她建议,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关注特殊学生,为校园内的特殊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政协委员叶文平表示,仲恺高新区原本的基础条件较差,医疗卫生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一是完善全区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二是构建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三是通过引进国际化现代管理理念和国际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如仲恺服务、仲恺国际专科、仲恺医疗养老、仲恺健康旅游等一系列健康仲恺品牌。
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规划公众的参与度
仲恺高新区城市的更新发展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关注。政协委员谢洋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仲恺高新区与惠城区之间的交通要道陆续通车,两区之间的交流联系将更加紧密。他建议仲恺高新区和惠城区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和共享,实现共赢发展。
“目前,仲恺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政协委员李友芳就城市建设发展建言,在顶层规划设计方面,要让开发商参与城市更新改造;增加生活配套设施,着力打造10分钟生活圈,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避免重复建设,把当前需要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刚建成的设施闲置浪费或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而被过早淘汰。
城市交通常被比喻为城市发展的动脉。政协委员陈超纲对道路交通问题提出提案:政府工程招标、承包给建筑商的同时,建筑商需负责道路维护。对于新修道路,往往面临高速的 “农村——— 城镇——— 城市”升级,难免会存在一些垃圾乱堆放、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陈超纲希望相关部门针对“三清三拆”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他说:“建设美丽城市从建设美丽乡村开始。”
随着莞惠城轨的拉通,近年来,人们的出行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今选择轻轨出行的市民群众越来越多了,在增加上座率的同时也有利于环保,但乘坐轻轨出行仍不便利,希望区管委会协调加大发车班次密度,便于人们出行。”人大代表贾敬齐说。
经济发展
尽快发布中韩(惠州)产业园入驻细则
政协委员郑培双表示,国务院批准全国设立的中韩产业园,江苏省盐城市和山东省烟台市这两个沿海地区距离韩国较近,而仲恺高新区的地理优势不够明显。为进一步加强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他认为应尽早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并建设国际学校,吸引更多的外籍投资者。特别是增设在韩招商引资驻点,让更多韩国企业了解仲恺高新区。
对此,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杨黎也“跟帖”表示:尽快发布中韩(惠州)产业园的入驻细则,方便企业学习和部署。同时,深化完善仲恺网厅建设,在企业设置终端服务窗口,实现不出厂门就能办理业务。建议投建物流园,将一般贸易运作脱离深圳,直接在仲恺高新区办理。
另外,在如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方面,针对高新企业融资难题,政协委员叶振钗建议,要发挥仲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作用,让仲恺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到仲恺的产业基金和计划上市的公司的融资,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成立私募行业协会,加强本区私募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仲恺私募机构实施激励政策,对达到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给予奖励,鼓励本区私募机构助力本地企业上市。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陈 澄 魏怡兰 通讯员惠仲宣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琳)为保护东江、西枝江,进一步掌握惠州市两江渔船情况,惠州海事局日前牵头召集惠城区政府以及市渔政、公安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