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摸查两江船只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研究处置措施和管理办法
本报讯 (记者谭 琳)为保护东江、西枝江,进一步掌握惠州市两江渔船情况,惠州海事局日前牵头召集惠城区政府以及市渔政、公安等16个部门,对东江水口S23高速公路桥至剑潭水利枢纽、西枝江东新桥至三栋X205县道马安大桥河段和新开河全河段的渔船进行了全面调查,为接下来管理两江船舶打下基础。
目前,窝棚船管理是两江四岸管理的难点,这些船舶安全系数低、数量多,有的还非法自搭简易码头,占据水闸口,容易造成河道淤积和航道堵塞,破坏江容江貌及生态环境。为此,惠州市成立东江、西枝江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多个部门实现常态管理,改变两江管理难的现状,构建良好水生态环境。
经过多次磋商和讨论,惠州海事局起草了《惠州市东江、西枝江综合治理调查摸底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安排,水上工作组由海事部门、惠城区政府和市公安、交通、航道、流动人口管理局组成,4个工作小组开展现场调查摸底工作。水上工作组共派出执法船艇54艘次,出动人员424人次,绝大多数船舶均已调查确定了船只所有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目前对两江的水上船舶类型、主要停靠点及船民等基本情况有了全面掌握。”惠州海事局副局长栗茂峰介绍,据调查,惠州市两江水上船只主要为住家船、渔船和配套的交通小艇,水上共有船只627艘,以船为家的船民(渔民)有91户。目前正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研究切合实际的处置措施和后续规范管理办法。
新闻推荐
学生家长在认真听讲。本报讯为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深化善水文化建设,日前,惠城区水口中心小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