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里的粤剧
□毛小玟
看大戏已经不被现在许多年轻人喜好了,而在粤剧渐行渐远的今天,博罗县园洲镇上南村却依然保持着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表演,实属弥留珍贵。
着上戏服,登上舞台,摆弄一下兰花指或翻几个跟斗,是我自小就向往的梦想。当我们来到上南曲艺社,还没进剧场,我已被那震耳通天的锣鼓声牵引了去,或许是因为自小就在看粤剧、听粤曲,我大踏步往剧院走去,脑海里童年的记忆如遥远的钟声被敲响———
记得我大约七岁,那年接近新年的时候,我们村前面的打谷场搭起戏台,夜晚,我们就随大人坐在戏台下看戏,虽然那会不懂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哪种门调,可是我居然被那鲜艳的着装、动不动就甩开一条长长的白袖子,还有那些能连翻几个跟斗的演员迷醉。幼小的心灵会莫名地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穿着这些漂亮的戏服在台上演出该多好呀。于是在白天,我就偷偷一个人走近村大队部,因为戏班的演职员住在那里。我看见有一台古筝之类的乐器摆在墙的一角,见四周无人,我居然不顾一切地伸出手,抚弄一下琴弦,然后学着演员的模样叮叮咚咚跺着脚,做起甩袖子的动作。
“小朋友,你喜欢唱戏?”一个和蔼可亲的男人的声音从我背后传来。我吓了一跳,随后,逃也似离开。三天后,我记得那个男人在我家跟我母亲谈了很久,我只记得母亲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无法忘却的话,她还那么小,我怎么放心让她离开我啊!原来是那个男人希望我去学粤剧。直到我读小学二年级,才略略听得懂粤剧里面的唱词,当时是用录音机卡带听的。听得最多的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 《帝女花》,以至现在心血来潮就哼几句。
我和几位文友迅步跨进曲艺社,文联与园洲文化站的人员已到了,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看得出神。我们找了位置坐下,眼前一幕多么亲切。台上演的是《穆桂英挂帅》。扮演穆桂英的演员,唱念做打都表演得很到位。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她如此娴熟,可以想象,要达到这种水平是下了多少功夫的。以前常听老艺人们说“打戏”,出师后即便是红遍天下,学戏时挨打总是难免。手势语言在戏剧中被称为演员的第二张脸,唱念做打缺一不可。要做到柔韧有余,是做演员最基本的艺术修养。
据悉,上南村素有粤剧之乡的美誉,以前就有个粤剧团,曾因一些因素没再经营,后来由一些粤剧爱好者于1999年重新组织成立了上南曲艺社,剧团成员26人。 全凭一个爱好,和一份热忱,在社长的带领下,曲艺社参加省粤曲比赛获银奖,还不时到东莞等地演出。我不禁赞叹,在现今,新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传统戏剧有些被冷落,他们仍能热爱粤剧,真得值得学习和支持。
新闻推荐
◎开栏语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本报今起推出“我奋斗我幸福”栏目,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多领域、多侧面挖掘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