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优质高中55%招生名额直分辖区初中 惠州发布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东江时报 2018-01-04 17:53

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将让乡村学校享受到更优质教育。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博罗县石坝镇坦田小学学生在上文化课。

科学规划学校、确保充足的学位,提高优质高中直分比例、引导生源均衡配置……《惠州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日前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公办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覆盖率达85%以上。

关键词1 学位

居住用地“招拍挂”时公布教育配套

学位是最为家长们关心的热点,《方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学校设置,确保充足学位供给。

要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划、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以县(区)为单位科学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配备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

市、县(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组织审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镇、村规划时,应将配套建设完善的教育设施(包括义务教育学校设施和用地等)作为审查内容,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各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将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小区用地“招拍挂”时应同时公布教育设施配套规划条件;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新建配套学校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

3000~5000户居住区至少配建一所小学

《方案》明确,要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10000户以上的居住区,必须单独配建中学;3000-5000户居住区,至少应配建一所小学。严格新建小区的规划验收,未经核实或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不得组织验收。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城乡规划的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义务教育设施用地和建设得到有效落实。

老城区在改造配套学校建设不足和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时,由当地政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实施“交钥匙”工程,规划要求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住宅项目,教育配套设施应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验收后无偿移交当地县级政府,县级政府应及时接收并将其办成公办学校。惠州市还将出台《惠州市住宅项目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操作细则。

关键词2 乡村教育

“直分”比例将提至60%

与城镇相比,目前乡村教育相对薄弱,如何补齐这一块短板?《方案》从软硬件各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方案》提出,乡村学校的调整,应充分听取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的意见,规范撤并程序和行为。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度增加乡镇学校寄宿床位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原则,合理建设寄宿制学校,分类妥善处理好乡村“麻雀学校”。对在校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学校(教学点),要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同时,建立健全中心学校对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统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心学校“四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教育教学管理示范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教学科研中心)作用,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水平。

接下来,惠州市还将继续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直分辖区初中学校比例。2018年起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直分辖区初中学校达到55%,适当时机提高至60%,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引导生源均衡配置。

关键词3 师资

全面推进教师“县(区)管校聘”改革

针对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的问题,《方案》提出,完善县域内学校教师公开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探索退役运动员、文艺院团工作者、著名民间艺人等应聘专兼职教师的办法,更好地满足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师资需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

同时,推动城乡教师交流,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每学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5%,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接下来还要总结仲恺高新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经验,全面推进教师“县(区)管校聘”改革,县级教育部门依法统筹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培养培训、职务(职称)评聘、考核评价、流动调配等管理制度。

奖励在乡村学校从教超10年教师

在教师待遇方面,《方案》明确要建立健全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深入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突出差别化补助政策,分类分档进行补助,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省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市、县(区)要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

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推进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关键词4 随迁子女

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须过半

《方案》要求,以县(区)为统计单位,外县(区)户籍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小学、初中的人数应达到外县(区)户籍随迁子女入读小学、初中总人数的50%以上。

公办学校学位不能完全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的县(区),要在近年来实行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办法的基础上,按照“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要求,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优化积分项目及标准,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积分入读公办学校的办法。

鼓励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学位)方式,安排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可计入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

关键词5 留守儿童

挑选师德好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方案》提出,要完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留守儿童变动信息。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一人一档”建立留守儿童学生基本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根据变动情况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并注意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义务教育学校要挑选责任心强、师德好的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安排与留守儿童学生结对子,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谈心交流,每月至少一次与任课教师会商研究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至少一次进行家访活动;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积极做好学生的闲暇教育。

同时,加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使其成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惠州市未成年人文体娱乐、科技活动、技能培训、经典诵读、道德实践的新平台,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课后、节假日、寒暑假在学校少年宫参与阅读、绘画、唱歌、舞蹈、体育、科技、手工制作等活动。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新闻推荐

共享,让生活不止一种方式

在惠州的商场、餐馆等地方,都能看到共享充电宝的身影。《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惠州工行推出的共享雨伞。《东江时报》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