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时期,古梁化已是缚娄古国主要部落之一,留下了贝壳银、青铜鼎、陶碗、陶罐等珍贵文物 “两江文明”发源地之一岭东重镇古梁化

惠州日报 2017-12-10 21:17

新石器时期的石戈(现收藏于省博物馆)。

战国时期的硬陶水盂(现收藏于县博物馆)。

唐代“昆山片玉”石磨(现收藏于市博物馆)。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鼎(现收藏于省博物馆)。

何志成

古梁化,是惠州东江、西枝江“两江文明”发源地之一。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惠州知府何伟在府前竖立了一个题为“岭东雄郡,梁化旧邦”的石牌坊。“岭东雄郡”,是指入隋后历代封建皇朝改朝换代、平定广东时,除宋朝的大军从广西进入广东平定南汉外,唐、元、明、清四朝大军都是从粤东进入平定广东全境的。这些改朝换代的大军是否顺利平定广东,就要看循州(惠州)的态度,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梁化旧邦”,是指惠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古梁化已是缚娄古国主要部落之一,留下了贝壳银、青铜鼎、陶碗、陶罐等珍贵文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岭南,略定扬越而“陆梁归化”;入汉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博罗县,县治设在梁化;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置梁化郡,迁博罗县治于今博罗县城区,梁化又为梁化郡治。直至入隋后开皇十一年(591)废梁化郡,在今惠州城区设循州总管府,延续了700年的岭东重镇古梁化才完成其历史史命。

西汉在梁化设博罗县治

西汉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遂分南越国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个郡。南海郡从原来番禺、龙川、揭阳三个县分为番禺、四会、中宿、龙川、揭阳、博罗六个县,其中博罗县辖地包括今深圳市和东莞市,县治设在今惠东梁化,从此“博罗”之名出现在中国的郡县行列中。

对于入隋前在东江两岸广阔地区,为什么偏偏选择在梁化置县设郡呢?考其原因,主要是当时梁化的地域范围比较大,今横沥和芦岚地区都属梁化范围,源出梁化山(又称归化山)的梁化水,其北支流经横沥(后称横沥水)注入东江。据历史所传,秦将赵佗当年平讨东江,是经横沥水道进入梁化的。由东江经横沥水道进入梁化,再而出岭东、出南海为最近。按唐《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安怀岭(今磜头山)以西一百多里,与乌禽嶂、鸡笼山及上下岚山、孙峒形成一线,成为梁化及今惠东县东北的天然屏障。加上西汉所设置的博罗县,东江南岸辖地范围很广,由东向西包括今惠来、陆丰、海丰、紫金、惠东、惠阳、深圳、宝安、东莞诸县市,而北岸辖地较少。梁化地处东江南岸,处博罗全境中心位置。同时梁化东北面临东江,从东江而下经博罗、东莞、增城,直达广州出海;逆流而上经河源、龙川,翻过大帽山蓝关过长乐、兴宁,与梅江、韩江、潭河相接,再经大埔进入福建。此外,东南又是连接南海、东官两郡和进入福建的古驿道。因此,西汉在梁化设博罗县治,充分显示出古人的地理知识和智慧。

南梁在梁化设梁化郡治

至东晋,分博罗县东江南岸诸县为东官郡;至南齐,又分东江北岸博罗县西部辖地为罗阳县。这样,博罗县辖地大幅减少,仅剩下东江北岸的东部地区(即今惠城江北至河源),博罗县治梁化,即失去了昔日中心地位,孤悬在东江南岸。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析南海、东官两郡地置梁化郡,博罗县治才由东江南岸的梁化迁往东江北岸浮碇岗(即今博罗县城),东官郡治迁往增城。这样,梁化又成为梁化郡的政治行政中心。

对于南北朝时梁化郡治下的梁化,当时社会状况如何,不见史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归善知县连国柱论及梁化时曰:“内外管梁化,亦都会也。五代梁天监置郡其中,故具五民。膏壤沃野,自昔以为上田,好稼穑,殖五谷。然鲜畜藏,客火健讼,探丸报仇不避亲睲。”此说前几句指梁化历史悠久,人口较多,入隋前已 “具五民”,土地肥沃而好耕种;后几句说梁化人的特点是不重视储藏,喜欢交游,慷慨豪爽,报仇不避亲疏等。

连国柱说入隋前梁化“具五民”,指的是在传统中国社会主体士、农、工、商四民中,再加上蜑民。古梁化南有梁化水通西枝江,北有横沥水通东江,自然成为古老蜑民的集散地。据《惠州府志》载:“蜑其来,莫可考。按秦始皇使尉屠睢统五军,监禄杀西瓯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者,此即入丛薄中之遗民耶?”由于当地居民视蜑户为卑贱之流,不容其登岸居住通婚;蜑户亦不敢与当地居民抗衡,常年委屈于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为此,雍正七年(1729)五月谕广东督抚曰:“闻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蜑户,即?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蜑船,生齿繁多,不可数计。蜑户本属良民,无可轻贱摈弃……如有力能建造房屋、及搭棚栖身者,准其在于近水村庄居住,与齐民一同编列甲户。”雍正皇帝一声令下,梁化蜑民纷纷上岸,建造房屋,开垦荒地,成为当地耕民。

入隋后失去岭东重镇地位

陈朝后主祯明二年(588),原梁化郡辖下的欣乐、怀安、酉平三县合并为归善县,县治迁白鹤峰下(今惠城区桥东)。越年中原动荡,皇朝鼎革,岭南数郡共奉高梁郡太夫人冼氏为主,保境拒守。隋朝统一中原后,遣陈后主遗冼夫人书,令冼夫人率岭南归隋。冼夫人接陈后主书及面对陈朝的灭亡,毅然作出抉择,率岭南归附隋朝,使中国自东汉末年分裂将近四百年后,再次归于统一。为此,隋开皇十年(590)八月,隋文帝遣韦?、王景持节巡抚岭南,说服苍梧陈坦、冈州(新会)冯岑翁、藤州(藤县)李光略、罗州(廉江)庞靖等首领归附隋朝,使岭南避免兵燹之灾。其时邓马头是梁化郡最后一位郡守,在冼夫人的劝说下,审时度世,最终在梁化奉表归附隋朝。

开皇十一年 (591)废梁化郡,在惠州梌山设循州总管府,辖循、潮两州。其时隋皇朝为治理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将其分为岭南、岭东、岭西三个行政区域,各设一个总管府,由朝廷直辖和委派总管府总管。其中岭南设广州总管府,驻广州;岭西设桂州总管府,驻桂林;岭东设循州总管府,驻惠州梌山(今中山公园)。就这样,一座新兴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历史城市在东江河畔崛起,雄镇岭东。由于入隋后岭东的行政、政治、经济、行政、交通、人口等移往梌山,今惠州城区遂步取代梁化位置,使梁化这个入隋前粤东和东江流域的政治、军事、行政和文化中心的重镇,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成为“岭东雄郡”的“旧邦”了。

此后梁化沉默了约四五百年,人口也仅有霞圹、松山下、下横岗等操本土方言 (惠州方言)的村落和为数不多的原居民。

入明后古梁化重新崛起

入明后,惠州卫在梁化设“梁化屯”,实行军民合作的“屯田制”,梁化才遂步恢复往日辉煌。但至明代中晚期,惠东山海之寇特别严重,盗贼群起啸聚,日甚一日,烧城廓、杀官兵、劫库狱、攻巡捡,四处绑架勒索,百姓叫苦连天。据郡人杨起元在明隆庆年间所撰《平氛外史》中所载,单在隆庆年间(1567-1572)惠东受山贼洗劫,规模较大的就有二十多宗,杀害村民三千余人,掳走村民五千余人,掳走耕牛九千余头,村中财物抢掠一空,其中梁化屯属重灾区。后朝廷分别于万历元年诏南赣总兵殷正茂,以及崇祯十四年(1641)诏粤督沈犹龙,率官兵开展大规模平寇之役,直捣梁化东部乌禽嶂等诸贼巢,此后危害惠东和梁化多年的贼寇得以荡平。

入清后,惠东及梁化地区经历寇患后荒废屯田很多,但当地居民不敢耕种。原因是按官府原有规定,耕种屯田每亩缴纳税米三斗,较之耕种民田多数倍。为此,康熙十年(1671)广东巡抚刘秉权疏言朝廷,要求对耕种屯田与民田一样,缴纳同等税米。疏言得到朝廷批准,有效地促进了惠东及梁化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了加强梁化治安管理,防止山贼复踞作乱,雍正十二年(1734),又将原驻稔山范罗冈的内外管巡检司署迁来梁化,此举不但改善了梁化治安环境,还带动了梁化地方商贸的发展。

至乾嘉年间,赣南及粤东北的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遂大规模向西南平原及沿海地区迁徙,开拓生存空间,其中梁化就是赣南及粤东北本地人(后称客家人)大迁徙的主要落脚点和迁入地之一。据光绪《惠州府志》记载,至嘉庆年间,惠州出现井喷式的人口增长,全府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一百万,达到137.4万人,近等于康熙十一年(1672)总人口13.9万人的10倍。各县人口增长分别为:和平41.5倍、龙川17.7倍、永安16.1倍、连平12.9倍、长宁12.8倍、海丰(含陆丰)12.1倍、河源9.1倍、归善4.4倍、博罗3.6倍。由于归善、博罗两县原来人口基数较大,故增幅与上述客家县对比相对较小,其中归善增长的4.4倍主要集中在惠东,包括梁化。客家人的大量迁入,进一步促进了梁化地方经济生产、商贸交通、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使入隋之后沉默了四五百年的古梁化重新崛起,又成为岭东重镇。

本版图片均由何志成提供

新闻推荐

福田菜心甜 奔康绿动力 第八届福田菜心旅游节拟下月举行

美味可口的福田菜心陆续上市。时下,美味的福田菜心陆续上市。望着一棵棵粗壮的菜心、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有着近40年种植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