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品位现代化好生态学校 惠南学校以四大载体践行“品味教育”理念

惠州日报 2017-12-18 20:56

学生漫步在美德长廊。

快乐体育节。

书法社团。

乐绘创意工坊社团。

校级与区运动会教练员、运动员合影。

初三学生座谈会。

国旗护卫队。

班主任论坛。

阳光大课间。

12·4国家宪法日晨读活动。

刘苑静老师获区作文教学比赛一等奖。

惠州市南部新城,有一所办学仅6年却已屡屡崭露头角的“年轻”学校———惠南学校,在这里,宽敞整洁的广场上矗立着崭新而现代化的教学楼,不时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为书香校园增添了几分灵气;各间课室风格迥异,或温馨、或活泼,细节的设计凝聚着老师与孩子们的品味与创意;偌大的篮球场与羽毛球场上,身穿黄蓝校服的孩子们笑得纯真而阳光,潜移默化间,他们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起一技之长……

据悉,惠南学校被誉为“有品位的特色学校”,这得益于该校的办学理念:做一个有品味的人。这也是该校创建“四品四好”学校的生动诠释。该校通过创建特色品味教育,以环境涵养气质、以师资引领成长、以课程建设推动发展、以活动凸显特色的办学思路,创立高效教学模式,养成教育成果凸显,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实现了从农村学校到区域示范学校的华丽蜕变。如今,一所有品位的现代化好生态学校蓝图正初现雏形。

理念为先

以品味教育夯实学校文化内涵

近两年,惠城区教育局林初明局长提出创建“四品四好”学校的设想为学校建设描绘出具体蓝图:“四好”即指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好生态;“四品”指的是有品质、有品味、有品牌、有品位。

如何将师生培养为一个有品味的人,如何将学校办成一所有品位的现代化好生态学校,是惠南学校校长胡少龙深思与探索的重点。

“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人,通过大力推行品味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长远影响,从而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胡少龙解释说,“品味教育并非阳春白雪,而是综合素养的体现:良好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生活态度。就以喝茶为例,同样的一杯茶,有的人只当作解渴,一口气喝下去,甚至连味道都后知后觉;而有的人则会心平气和地,让茶叶在热水的浸润下慢慢地舒展开来,吟一句"我家江南摘云腴,落?霏霏雪不如",待清香溢出,再让舌尖与茶的甜与涩撞个满怀,最后由茶品出人生,品出情怀,品出高雅,这便是品味。”

在惠南学校,品味教育不只是口头概念,胡少龙提到,今年以来,该校从顶层设计上融入该概念,并以环境、师资、课程建设和活动作为四大载体,在养成教育、社团活动、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特色培育,不断夯实学校的文化内涵,努力把该校锻造为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引领、有课程建设、有治理机制和改革创新的,有品位的现代化好生态学校。

师训为要

六大抓手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教之本在于师”。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给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惠南学校结合惠城区教育局的教改方针和路线,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从而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创建“和谐、高效、愉悦”的工作氛围。

据胡少龙介绍,师资培训主要有六大抓手。一是全员培训,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培训新思路。通过“走出去”,能够拓宽教师眼界和视角,实现取长补短,从而创办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

二是课题引领,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准。目前该校省级课题《“三四三”高效教学研究》顺利结题,六个市级课题如期开题,八个区级课题申请立项。通过一系列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整体发展。

三是举行研讨示范课,互评互促互进。通过每学期举行示范课、汇报课、优质课“三课”活动,起到争先创优、示范辐射作用。

四是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惠南学校,每位骨干教师每年必须带一名以上新教师或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双方签订结对子协议,结对时间为期一年。骨干教师将从师德、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全程指导。

五是搭建平台,强化科研能力。该校通过搭建平台、压重担子的方式,一方面为骨干教师提供各类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参与一个科研课题,优化学科教学模式,提炼优秀教学策略。

六是开设教师大讲堂,推进主题教研活动。胡少龙提到,该校教研处以主题教研活动的形式开设了教师大讲堂,每学期开展三个以上的主题教研活动。

多措并举之下,该校涌现了一大批骨干教师,荣誉也纷至沓来,如在惠州市举行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黄宏华、刘思颖、袁勇明、袁慕熙荣获一等奖;梁月蓝获惠城区录像课一等奖。

德育为重

着眼于细微,养成教育成效显

如何将品味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胡少龙认为,德育教育是关键。

在惠南学校不同班级的教室里,记者留意到,它们可谓风格迥异,有的设置小小读书角,墨香浓浓;有的以迷你景观植物装饰,绿意盎然;还有的将经典诗词和学生作品作为壁纸,典雅别致……原来,这正是今年10月该校组织最美教室评比活动的成果。

打造“最美系列”是惠南学校的品牌德育活动之一,也是培养师生品味的一大重要举措。漫步在惠南学校的校道上,抬眼望去,就会看到校道两旁的柱子上有很多学生的照片,下面还配有文字,这便是惠南学校的美德少年长廊;每个月初,惠南学校有一个固定的升旗仪式议程,就是颁发学校最美班级的奖牌。在这些常态化的“选美”中,师生们的审美眼光日益提升,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

与此同时,该校还从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提醒学生们时刻做个有品味的文明优雅之人。比如,记者发现,该校的教室里只有课桌椅,没有垃圾桶。“所有班级里都没有垃圾桶,但是所有教室都特别干净整洁,垃圾到底去了哪儿?”面对记者的疑问,胡少龙揭开了谜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垃圾袋,让学生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垃圾是惠南学校养成教育的一大举措。学生在平时用纸袋装好自己的垃圾,放学时可以带到学校指定的垃圾回收处统一处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从这么一个个细节培养起来了。

在排队这件小事上,惠南学校的学生们也从不怠慢,“在我们学校,所有活动,学生们都自觉排队,队伍整齐划一,学生气象昂扬。”胡少龙举例说,放学铃声响了,各班就听到学生干部“立正,稍息”的声音,校园里看到的都是一排排学生队伍,前面的学生高高地举着班牌,带领全班的学生排着队伍从教室里来到一楼,在一楼再一次整队之后再走出校门。

此外,惠南学校的模拟法庭是该校德育的一大亮点:整场庭审,由学生担任所有角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法律,感受法律的威严,把法治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主编的《拒绝校园欺凌,我们在行动》的校本读物,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威严;每个班的法治班会课,则进一步让学生感觉到“我是法官,我来判”。

活动为纲

缤纷节日多彩社团凸显学校特色

“一个有品味的人,应是兴趣广泛、趣味十足的。因此,除了课堂,学生们的另一个重要舞台就在于活动。”胡少龙表示,为此,惠南学校以“缤纷节日,多彩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面构建“学思至其道,润物泽心田,行正驭高远,悟道以修身”的惠南育人新模式。

在胡少龙看来,社团是以“提升品质,塑造人格”为活动宗旨,以“让每一位师生得到全面提升,让每一位师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的支点,让每一位师生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位师生的个性都得到全面释放”为办团理念;以“经历来提升,体验来砺志”为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给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

2011年创办之初,惠南学校仅有6个社团,80多个社团成员。经过6年的开发和打造,目前该校已有教师社团8个,包括羽毛球联社、篮球联社、书法社等;学生社团有44个,包括京剧社、管乐团、舞蹈团、水墨缘社、乐绘畅想坊、国乒社、篮球联社等,现师生社团成员共有1600多名。

为进一步将学生们的爱好转化为特长并予以展现,该校将丰富的社团活动与“四大”缤纷节日相结合,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并加大社团建设的投入,例如在前不久的“快乐体育节”上,该校采用30平方米左右的LED大屏幕,让师生们在开幕式上实时欣赏到自己精彩的展示,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热情,把该校体育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活跃了校园师生的氛围,成为师生减压益智、陶冶情操的载体,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近年来更是结出累累硕果,一批多才多艺的学生在省市区举行的各种文体比赛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如京剧社的京剧节目《娃娃爱国粹》在2015广东省艺术展演戏剧专场比赛,荣获“省级二等奖”;管乐团在2016年12月惠州市首届中小学生器乐展演专场,荣获“市级一等奖”;篮球联社在2015年惠州市三人篮球赛中荣获男子团体第一名等。

成绩属于过去,惠南从未止步!胡少龙表示,接下来,该校将坚定不移地加强社团的开发和建设,不断完善社团制度,细化社团工作措施,为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注入新动力,打造和谐、高效、愉悦的的工作学习氛围,引领师生成长,凸显学校特色,向着一所有品位的现代化好生态学校坚实迈进。

新闻推荐

创新德育教育学生快乐学习 市长湖苑小学致力办学生向往家长喜欢社会满意的学校

▲学生在文艺汇演上精彩演出。▲护学岗引导孩子过马路。▲学生在观看美术作品展。奋力奔跑。法治社会、扶老奶奶过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