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教育”培育明德知礼学子 第二十九小学践行“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办学理念载梦起航
2017年5月承办惠城区少先队“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主题队日活动。
2017年8月参加少先队员用书首发式表演。
▲2016年 8月第一期团队打造。
▲2017年10月三个市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2016年11月参加惠州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2017年1月学校为老师们送“福”。
学生每天进行书法午练。
参加惠州市青少年孝道旅行策划大赛总决赛开场舞表演。
荣获惠城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小学组跳绳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
学生种植蔬菜,体验劳动快乐。
收割旱稻,收获成长。
2017年11月参加惠州市首届青少年国防体育开幕式表演。
在冬日暖阳下,走进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以下简称二十九小),操场上是孩子们雀跃的身影,教室里不时传来琅琅书声,在走廊与学生相遇,他们总会礼貌相迎、轻声问好……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自2016年9月开办,从最初12个教学班,493名学生,发展成现在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教师队伍也从34人扩充至52人。短短一年半时间,学生们已经展示出明德知礼的风貌。
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二十九小在开办之初就承载着社会的殷殷期待。从学校的设计布局到建设施工,从招生计划到师资配备,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到学校实地考察、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校外道路尽快修整,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确保学校如期开学。就这样,在领导的殷切关怀、师生的协力奋进中,二十九小按照区教育局提出的“建一所学校,成一所品牌学校”办学目标,构建“和美”教育,围绕“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载梦起航。
如今,这片“和美”教育悄然扎根的热土上,展现了“志诚志仁,知书知礼”的校风,形成了“明德明理,达己达人”的教风,“有爱有慧,悦己悦人”的学风。老师们正在为培育具有怀敬心、存大爱、勇担当、乐创造、懂礼规、善合作、强身心、兴雅趣的学子而不懈努力着,共同描绘一幅教育蓝图。
团队打造
凝心聚力,修和于心,增强团队力量
二十九小开办伊始,学校把打造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学校刚刚开办,这里既有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又有从不同学校调入的老教师,为了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打造“和美”家文化,二十九小在开学之前就在教职工中开展了体验式拓展活动。大家在一个个活动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彼此的支持和配合,一种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油然而生。通过拓展活动,老师们体会到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给自己带来工作的愉悦。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在二十九小,教研一盘棋,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教研活动实行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每周的科组活动,无论是学习或研究都是有甄选主题、有探讨互动、有详实记录。全体教师在合作交流、和谐共进中汲取团队的力量。
此外,学校团队建设还借助专家引领。今年4月1日,二十九小邀请了全国名校长、大沥实验小学许贤苏到校开展《同舟共济,创造辉煌》专题讲座,讲座中,许贤苏提出了 “船文化”建设理念——— “学校是船,我在船上,校长是船长,教师是船员,大家要用心经营属于自己的船,分工合作,团结协作,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专家的讲座进一步树立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为构建和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归属感是激发教师团队精神的动力,而尊重和认同则是产生归属感的根本内因。教师能被学校领导、同事尊重和肯定,自然就会感受到自身在教师团队中的价值,也就能产生归属感。去年在二十九小第一个教师节上,学校特意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一份精美的节日贺卡,贺卡是由学校书法教师徐云龙用毛笔小楷书写的学校对每位教师的美好祝愿;今年教师节,每位教师又收到一份由罗丽珍校长制作的电子贺卡,贺卡上呈现的是老师们付出辛劳和所取成绩的相片,以及对教师们的感谢和祝福。去年学期末教师总结会上,老师们还收到一张由罗校长写的个性化感恩卡,学校送出的一副春联和福字……这些举措,让老师们在感受到学校温暖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认可,这样,教师就自觉与学校的发展愿景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在教师间开展“感恩与欣赏”活动,让教师间将相互的欣赏与感恩表达出来,营造了和谐丶积极的氛围,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特色德育
实践体验,化美于行,强化育人功能
德育无小事,其妙在细节。二十九小在学生气质培养和习惯养成方面下足了功夫:抓细抓实抓严一日常规,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春风化雨般滋养孩子的心田;卓有成效的家校共育联动,为立德树人再添动力;今年学校还加入佛山大沥实验小学“气质教育”联盟学校……“修和于心,化美于行”的理念已经深入师生心中。
实践感知,在举手投足中体现规范。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方面,二十九小从细节抓起,课堂礼仪、红领巾佩戴、课桌椅摆放、文明如厕等都有严格要求,甚至细致到书包拉链必须拉好,统一挂在固定的位置上。经过全校老师的严抓,学生不管遇到老师、长辈,还是看到保安,都会礼貌地问好、敬礼;学生们的执笔、坐姿、站姿也尤为规范。每天下午十分钟的午写,学生在优雅的音乐声中,用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开始午写。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二十九小编排录制了 “一日常规视频”,每学年初,学校组织一年级新生和转学生及家长观看视频,让新生和转学生了解学校的要求,并按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此外,还编写了朗朗上口的执笔诗、坐姿诗、课堂礼仪歌,让学生们无论在课上课下都有章可循。
化美于行,在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培养气质。二十九小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同样可圈可点。有了解红领巾历史的“红领巾佩戴比赛”活动,有环保教育的“我和小树共成长”的护绿活动,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 “学雷锋”活动,有校园种植地农作物播种、管理、收获的“劳动光荣”体验活动等。这些活动贴近生活、寓教于乐,以体验的形式落实和美气质教育。
家校联动,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学校夯实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开办的第一个学期,成立了“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开展家长进课堂。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引进了“一夫悦读”,惠州市小读者俱乐部创始人一夫老师每个星期四下午到校为低中年级学生讲绘本故事,同时还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今,在家校的合力下,二十九小的学生们逐渐养成了爱读书、会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除了课外阅读,家长还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学校的“护学岗”志愿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不管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上下学时间总有家长志愿者的身影。疏导交通、帮忙开车门、撑伞迎接孩子……为学生筑起平安的上学路,同时也给予学生们“遵章守规”的示范。每当看到1000多位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的离校场景,家长连连点赞,志愿者会心一笑。
名校引领,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今年九月,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老师到佛山大沥实验小学参加“许贤苏办学思想研讨会”活动,把先进的办学思想带回学校,落实到“和美”教育中,践行惠城气质教育。
以研促教
立足科研,特色兴校,提升办学质量
为了提升办学质量,二十九小坚持走科研立校,特色兴校之路。
立足科研,以研促教。建校一年时间,二十九小已有4个市级课题立项,分别是 《有效开展城郊型学校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小学 “和美气质”三四三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书法元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多元化课外作业的实践与研究》,这对于一所才建立一年多的新学校而言,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学校的教学不仅立足于课堂,还更重视借助科研的力量,让科研来带动教学,将科研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二十九小的教育教学工作渐入佳境。
专业引领,善于“借力”。为进一步学习名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十九小倡导 “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与兄弟学校来校交流,并积极学习外校和专家的优秀经验,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自2017年3月确立成为佛山大沥实验小学第二批气质教育联盟学校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曾三次到大沥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和交流。大沥实验小学的校长和名师团队曾两次到二十九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今年10月27日,学校迎来佛山大沥实验小学校长许贤苏的名师团队、惠城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何久煌等各位名师的交流指导。一年多,二十九小已派出参加培训教师100多人次。
特色兴校,艺体双馨。二十九小把书法教育确立为传统特色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校以起点高、目标远、做法实为准则,通过思想引路、加大投入、自练内功、明确目标、创设平台等多措并举的方法积极开展书法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今年4月26日,惠城区书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二十九小举行。参加活动的老师在指引中深入到班级课堂观摩午写情况,跟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书写交流,感受“欲正其书,先正其笔,欲正其笔,先正其心”的蕴意。徐云龙老师现场作了专题培训和书法展示,效果显著,深受领导和书法骨干老师的好评。同时,“跳绳”这项看似非常普通的运动,也成了二十九小孩子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在今年的惠城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小学组跳绳比赛中,二十九小学生们斩获总分第二名的佳绩。另外,葫芦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教学进课堂也被二十九小学列为特色教育,让学生们在悠扬的乐声中,共同感受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科技实践,体验教学。在二十九小教学楼的背后,是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前不久,师生收获了玉米、花生、旱稻、芝麻、青瓜、豆角等农作物。虽然已是冬日,这里依然绿意葱茏,西红柿、小白菜、小麦等长势喜人。在钢筋水泥浇筑的都市森林中,有这样一方充满自然气息的天地,让人心生慨叹。除了蔬菜种植基地,在二十九小的楼顶,还有一片无土栽培的试验田。在这里,学生不仅躬身耕耘,更能体验一番“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返璞归真。把种植基地作为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的实践课堂。学校希望,学生通过体验种植、栽培与收获,能够体验到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而所谓天人合一中的思想本质上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 “和”思想,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是巧妙契合。据悉,学校计划依托种植基地,延伸其内涵,设置“文化墙”,开展24节气教育、人文自然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体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喜结硕果
展示风采,成绩喜人,共谱和美华章
二十九小学开办一年多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学校是惠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惠城区立德树人先进单位。先后荣获惠城区PRT小学英语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惠城区少先队活动范例奖、惠城区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中一等奖、2016-2017学年度惠城区少先队五(1)先进中队。据不完全统计,师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人数达100多人次。今年4月26日、5月27日,分别承办了惠城区书法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和惠城区“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少先队大队主题队会,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和美气质教育的初步成果。学校还参与了惠州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惠城区首届师生气质文艺展演、2017年中华龙舟大赛惠州分站开幕式表演、全国少工委广东省少工委等联合举办的《少先队员》用书首发仪式、首届青少年国防体育大开幕式表演以及惠州市青少年孝道旅行策划大赛总决赛。多次接受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的采访报道,面向惠城区打出名气。
在“修和于心,化美于行”的二十九小,教育是和的熏陶,美的展示;教育是和的引领,美的风范。在和美教育理念的氤氲之下,师德芳馨,学子知礼,学校已成为一方滋养素养、提高能力、发挥才艺的舞台。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张 培
实习生赵学敏 通讯员张瑞梅
新闻推荐
一城悦府鸟瞰效果图。本报采集所处位置:惠城区三环路(水口中心小学旁)流光溢彩:2017年,一城悦府成为购房者的宠儿,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