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三支撑“心育”送暖沐春风 惠城区教育局五育并举推进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培育)建设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
中小学心理教师第二届专业技能大赛暨宣讲团成员选拔赛。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有趣且有益的心理健康活动。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创新实施“德智体美心”五育并举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惠城区教育局,高度重视 “心育”工作,并在摸索总结,形成了“一体两翼、三点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以部门推动、学校主抓为“两翼”;以学科渗透、全员普及,特色活动、社团推进,课题研究、探索创新为 “三点支撑”,大力推进全区“心育”工作。
通过将“心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区、校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效能日益彰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有效;心理辅导平台逐步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完善。
这些工作成效,既为创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吸引了国家媒体的关注。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题为《惠州惠城:护航学生好心情》的通讯,对惠城区教育局的心育工作成效进行了报道。
以点带面“心育”春风拂满园
解读“一体两翼、三点支撑”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会发现,营造“教师全参与,家长全配合,学生全了解”的教育氛围,是惠城区开展“心育”工作的主脉。而要营造这样的氛围,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还要以点带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
据悉,在过去几年,惠城区教育局着重以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树立榜样作用,积极推进“心育”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市第九中学和麦地小学等一批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特色校的辐射带动和传经送宝,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其中,掀起全区育心育人的热潮。
这一点,从全区各中小学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就能窥见真容。近年来,惠城区在积极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原则,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全区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目前,惠城区74.9%的中小学教师已获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以上证书,215人、584人分别取得A、B证,形成了一支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主体力量、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的心育队伍。
除了打造一支专业的学生“心理咨询师”,一支学生“心理保健师”外,全区中小学还通过升级硬件配套,为开展“心育”工作提供必须的土壤。
据惠城区教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该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已有近80%设立了较规范的心理辅导室,64%的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其中14名为专业专职心理教师。
以讲带宣“心育”种子生发茁壮
为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的理念,推进“心育”工作的有序开展,10月底,惠城区教育局成立了“惠城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经过严格选拔考核,最终17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受聘成为宣讲团成员。
据德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讲师团成立后的短短一个月里,已有六七所学校,通过“下菜单”的方式,向讲师团约课。通过对学校实际需求的把脉了解,这些“心理营养师”走进南雁小学、中洲实验学校、凌田外国语学校等学校,烹制出了“色香味俱全”的营养汤羹,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补足营养。
据悉,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只是宣讲团成立的一个初衷。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宣讲团还将担负传播心理健康教知识的职责,向全区的师生们、家长们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技巧,播撒心理健康教育的种子。
事实上,在惠城区推进“心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直面挫折 珍爱生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团体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比赛等多种举措都蕴含了这份苦心孤诣。
以每年5月开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例,就着重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由各校积极组织心理剧展演、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深化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引导全民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这样的活动,也受到师生、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学生参与率达100%。
以乐代教“心育”之花芬芳多姿
正如惠城区教育局德育办主要负责人认为的那样,让“心育”的种子生根开花,不能依赖硬邦邦的说教,而应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
“一体两翼、三点支撑”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充分彰显了这一点。注重学科渗透,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惠城区汇编《惠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等教材,就是最好的说明。课程内容设置包含了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鼓励各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其次,以特色活动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无论是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还是依托艺体“2+2”教育成果,成立舞蹈社、街舞社、书法社、绘美社等文艺、体育社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已依托多种多样的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惠城区各中小学教学的全过程。
而在课题研究、探索创新的有力支撑下,近年来,全区有3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顺利结题,有5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评选中,有3个、6个方案分别获省二、三等奖。举办了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在大赛中推选出两位老师参加市级比赛。由于两位教师表现突出,又代表全市小学和初中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得二等奖。
在这种全员化、全过程、立体化的培养中,惠城区的“心育”之花吐露了浓郁芬芳,目前已成功创建1所省级、6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
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吴泽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红霞)惠城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日前召开,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娟主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