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保洁”是模式更是理念

惠州日报 2017-11-22 22:01

11月17日上午,由市环卫局主办,联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房产管理局、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市爱卫办、惠城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惠州市区共建24小时保洁示范区启动仪式,在市区下埔滨江公园南广场举行。据悉,此次共建区域包括桥西、南门、江北、麦地、下角、河南岸6个环卫所辖区部分道路,下一步将逐步扩大到惠城中心区范围。(《惠州日报》20日报道)

共建24小时保洁示范区,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平,提高城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共建24小时保洁示范区,是惠州致力打造最干净城市的内容之一,是广大环卫、管理、执法人员维护整洁环境的决心宣示,也是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建设“城市净化工程”的好载体。

笔者认为,24小时保洁是一种工作模式,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它不仅仅强调保洁卫生工作全天候、无缝对接,也在提醒我们的生活空间不应有卫生死角,我们的生活任何时候都应果断地和“脏乱差”说“不”。

惠州是市民心目中的诗意家园,也是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美丽的旅游城市。但也应当看到,市区某些路段的临街商铺仍然存在摆放不够规范、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置等现象,部分市民的环保卫生意识仍然有待提升,随手丢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市民的环保意识得不到提升,那么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会随时遭到破坏,我们的惬意生活空间会随时遭到“涂鸦”,惠州市实现“最干净城市”目标也会多一份挑战。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恰恰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崇尚绿色、健康、阳光的生活理念,用个人文明生活装点城市的美丽风光。

口言之,身必行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命题下,在惠州市朝着“最干净城市”阔步迈进之际,当务之要就是把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望付诸行动,让健康、绿色、阳光的生活理念见于日常。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做好 “本职”工作同时,把部门职责与联动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广大市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各人自扫门前雪”与协同共建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如是,“24小时保洁”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雨江南)

新闻推荐

绿化美化乡村 建设宜居家园 全区建成森林村庄100个、市级生态村129个并实现全覆盖

三栋镇鹿颈村景观湿塘生态修复实现水碧景美。工人在铺设透水沥青道路。工人在安装木栅栏。生态改善工程让邓演达纪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