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成功拿下大案要案 惠城刑警五中队队长黎其光20多年破案坚持必到现场

惠州日报 2017-11-27 21:52

黎其光(右二)与战友抓获嫌疑人。

“等会就要出差。”午休时间,惠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第五中队中队长黎其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他有紧急任务,接受完采访就要匆忙驱车前往湖南常德,追捕一名犯罪嫌疑人。

“做我们这一行,接到紧急任务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平常。也根本没有时间陪陪家人出去玩。我的车4年多开了10多万公里,都是用在工作上。”黎其光说,他已习惯了常年办案、出差,家人也习惯了。

接下16年前的积案任务,接到线索立即出差

此次,紧急出差是为了抓捕一名在2001年犯下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当年的各种技术条件、侦查设备远远没有如今先进,犯罪嫌疑人一直逍遥法外,但惠城刑警始终没有放弃侦查。今年下半年,惠城区公安分局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相关要求开展命案积案清案工作,该案件被列为重点案件之一。因时间跨度长、侦查难度大,领导在几天前决定将这块“骨头”交给黎其光,并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啃下来。

黎其光带领队员重新回到当年的案发现场。20多年刑警生涯,无论花费多长时间、距离多远,他都坚持必到现场的习惯。“现场可以告诉你很多信息,嫌疑人是从哪来从哪走……”黎其光话音刚落,一名同事进来汇报另一种情况:一名寻找多时的抢劫嫌疑人突然进入视线。黎其光当即指示队员继续跟踪,随即拿起电话安排另外的队员赶到现场增援,并准备实施抓捕。

通过大量技术手段,最终确定了积案的犯罪嫌疑人躲在湖南,并已改名换姓。黎其光马上请求湖南警方协助调查。在采访当天临近中午时分,黎其光接到了湖南警方的电话,要求其马上赶去,以免夜长梦多。16年前的积案被黎其光快速突破。

今年已抓获24名“两抢”犯罪嫌疑人

黎其光所带领的第五中队主要负责水口片区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按照“四项建设”要求,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五中队从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小案件”入手,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前些年,水口片区的农村偶有被盗案件发生,作案团伙分工明确,熟悉路线。黎其光把这类 “小事”当做大案来侦查。他带领队员们走进山间地头现场查看偷牛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寻找现场留下的蜘丝马迹,再通过分析研判和技术手段等寻找嫌疑人的踪迹。抓捕时,有时要在田边蹲上几天几夜,被蚊叮虫咬、吃不好、睡不着全都不在话下,凭的就是对老百姓的一腔热情。“有一次我遇到一个70多岁五保户的耕牛被偷,这头牛还是扶贫单位捐给他的。查看完现场后,到他家里一看,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说起这名五保户,黎其光眼眶发红。“牛对他来说可能就是全部家当,我们必须破案给他一个公道。”

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多个活跃在水口片区的盗牛团伙相继被打掉,山间田野恢复了宁静。“打掉几个团伙后,我们又找到各村的治安队员,和我们一同向养牛户宣传防盗知识和注意事项,近几年再没有耕牛被盗。”黎其光说。

黎其光从事基层刑侦工作以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面对重特大案件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战而胜之,成为刑侦队伍优秀骨干之一。多年来,黎其光带领中队破获了多种大案要案。今年以来,仅“两抢”犯罪嫌疑人就抓获了24人。

虽然负责水口片区,但是分局主管领导却给黎其光下了一个特别任务:只要有时间,就要参与其他刑事案件的相关工作。领导对黎其光的评价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能征善战,有突出的攻坚克难能力,总能在关键时刻成功拿下大案要案。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余刘国焕 翟国正

新闻推荐

83件作品获评优秀 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到千余作品

本报讯(记者郑国瑞谢菁菁通讯员李彦青)2017惠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日前在水北小学举行。全区70多所学校参加比赛,收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