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机制”引领师资素质提升 田家炳中学以校本培训、名师示范、专业引领、人文关怀为抓手锻造教师团队

惠州日报 2017-09-08 00:16

该校教师与田家炳兄弟学校的合作学习。

学员与专家在交流。

高三级教师团队合影。

香港教师与该校老师交流。

2017参考人数比去年少近200人,重点本科上线8人,本科上线77人,专科上线541人,荣获惠州市2017年“高中教学成果二等奖”,惠城区“高考成绩优胜奖”。王维斯同学成为广东省近年来唯一被同济大学录取的钢琴系新生,惠州市田家炳中学今年高考再一次刷新历史。成绩是学校“尊重成长中的差异,促进差异中的成长”办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是“务实、求真、团结、进取”的校风、“乐教、善教、科学、民主”的教风和“立德、健体、博学、报国”学风的成果,更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高三年级师生共同努力的收获。近年来,惠州市田家炳中学通过构建“四大机制”,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管理队伍和一支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安教乐教、奉献爱心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借助基金会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这所坐落在东江之滨的学校,秉承“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的校训,坚持“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尊重差异、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实施《惠州市田家炳中学行动改进计划》,加强体艺特长生的教育与培养,形成了立足学生个性发展,普及体艺教育与培养体艺特长生教育并重的办学特色,办学成绩日益突出。

办学二十载,该校不仅成为惠州市一级学校,还多次荣获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高中教学成果奖”、惠城区“高考成绩优胜奖”殊荣,被市教育局誉为城区公办学校中“严管理、高效益、低进高出、加工能力强”的学校。

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如今该校全体在职教职工共有18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一级教师103人,研究生学历16人,本科学历160人。值得一提的是,这群优秀的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在年轻教师的带动下,整个学校充满朝气与活力。

惠州市田家炳中学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田家炳基金会更是不惜重金支持教师培训。据了解,在田家炳基金会的支持下,惠州市田家炳中学成功承办了广东省田家炳学校年会,广东省田家炳中学校本英语支持计划,广东省“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专题培训等大型培训,该校师生多次赴港与香港田家炳师生交流学习,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除此之处,依托田家炳基金会,学校与香港田家炳中学、香港大学、全国其他地区的166所田家炳学校、田家炳基金会义工以及全国优秀田中师生联盟等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为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提供了渠道,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今,乘着这股东风,惠州市田家炳全体师员工铆足干劲,上下一心,立足校情,另辟蹊径,积极借助基金会平台为学校发展铺路,为创建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本培训让研修成为教师工作习惯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惠州市田家炳中学积极致力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制度建设,制定基于教师专业支持与引领的校本研修方案,让研修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与习惯,形成实践、研修、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或学历进修、校本教研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该校先后有16位老师获得研究生学历,近一年多有40多人次参加了国、省、市、区骨干教师培训,有540多人次参加了新课程培训等,8位教师受聘为“惠城区学科带头人”。

此外,为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教师树立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目标,学校实行《田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实施方案 (试行)》,并配套制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办法》,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新途径。

分层培训 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惠州市田家炳中学建有省骨干教师工作室、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学科工作室各1个,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学校还根据教师发展现状,实施分学科、分阶段培养,通过外部动力支援,促进成长。

首先在起始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开始,组织对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并把导学案等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落到实处;然后再逐步推广至其它年级及其他学科,在此基础上完成所有年级和学科的普及。

学校继续完善包括教坛新秀、十佳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后备人选等项目在内的《田中教师梯队建设体系》。并对不同梯队层次的教师进行分层培训。针对性派送相关教师参与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分层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如:每学年进行校内的以 “1+5”(一堂公开课加一篇论文、一套教学常规材料(教案、教师工作手册、听课记录)、一个课件、一份测试卷、一份成绩单)为评分标准的十佳教师评选。推荐各学科带头人或学科优秀教师参加对应的省、市、区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推荐学校 “名教师”、“名班主任”参与惠城区教育局举办的“三名”教师培训等。

三大专家队伍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惠州市田家炳中学非常善于开发和利用内外部教育资源,组建了三大专家队伍,为教师的研修提供保障。

一是学科专家组,从教研组建设、学科思想树立、课堂教学改革、骨干教师带教、学科教育资讯等方面开展指导工作。比如,派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老师赴海南参加“影响中国·全国十大课改名校典型课、特色课精彩展示活动暨全国第一期新课改高效教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活动”;派体育教研组全体成员赴佛山参加“阳光体育,高效课堂”的培训等。

二是新课程专家组,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从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实施指导。如:派各学科科组长赴山东昌乐一中参加“翻转课堂”的观摩学习;派各学科优秀教师赴揭阳参加2014高效课堂操作技巧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培训等。 此外,作为“田家炳”品牌系列中学之一,该校还引进了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教育义工团,对该校进行物理、化学及英语教学的培训交流。

三是学校发展指导专家,从规划制定、课题研究、教育理论、经验提炼等方面提供指导。比如,派分管副校长参加素质教育论坛-李希贵校长“学校转型”专题报告会;姜南飞校长亲自参加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组织的全国田中校长论坛培训等。

以人为本调动教师进取心

在师资工作中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对改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工作水平具有深远的影响。惠州市田家炳中学倡导人文关怀机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钟爱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较强的执行力,深得广大师生的信赖。

学校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愉悦心理环境。用人文关怀激发教师的归属感,调动教师的进取心,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在如何涵养人气上形成制度和有效措施。

校本培训机制、名师示范机制、专业引领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四大机制”的构建,优化了惠州市田家炳中学师资队伍素质,近一年来,教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表彰的有190人次。《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刘活先

新闻推荐

老师陪我走过的那些青春年少 市民回忆和老师的温馨故事,向恩师致敬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会碰到令自己难忘的人和事。教师,陪我们走过了学生时代。今年,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惠州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