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穿越火线记录维和

东江时报 2017-08-14 21:37

维和部队官兵在维和驻地营区开展施工作业。

在贝鲁特街头,随处可见这种千疮百孔、布满弹孔的废弃建筑, 这是内战留给黎巴嫩的伤痛。

8月7日下午,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举行“中国蓝盔 惠报探营”凯旋仪式,欢迎远赴黎巴嫩采访中国维和部队的采访小组载誉归来。潘高耸(右)和李松权参加仪式。《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维和官兵在“蓝线”区域开展施工任务,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蓝桶”附近,分布数十万枚地雷。

指挥员在施工勘察现场布置任务。

维和官兵头顶烈日开展施工作业。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潘高耸:“在黎巴嫩三次被枪指着”

8月6日中午,结束了黎巴嫩的采访返回国内,潘高耸在惠州的街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感觉空气中带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甜味,这是和平的味道,这是安定的味道!”有好多天,潘高耸的思绪还停留在黎巴嫩。8月8日,潘高耸去采访“全民健身日”活动,这是他返回惠州后第一个采访,惠州体育馆内欢乐祥和一片,他的心中尤为感慨。“和平从来都是弥足珍贵的奢侈品,是无数英雄逆行而上、用生命守护的结果。”

对和平的热爱,对黎巴嫩维和英雄的敬仰,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新闻追求与社会责任并存

潘高耸身材魁梧,但做事细心,平日待人热情礼貌,相熟的同事都称他为“老潘”。热心肠、肯助人,这是不少熟知潘高耸的人对他的评价。

潘高耸1984年出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2008年,24岁的潘高耸第一次踏入惠州日报社采访部的大门。10年来,他从一名非新闻专业出身的“门外汉”,慢慢管窥门径,摸爬滚打到新闻记者中的佼佼者。

10年新闻生涯,潘高耸轻描淡写:“下过乡村也上过庙堂,趟过泥巴也踩过地毯;跟农民在一张桌上吃过饭,也跟院士在一条板凳上聊过天;曾经5次深入汶川地震灾区,满身泥泞摸爬滚打,见证废墟上重新崛起的精神家园;曾在亚运会上与全世界的同行一起,把多数人看不到的赛场"硝烟",变成人人都可欣赏的精彩文字。”

人们常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而对潘高耸来说,新闻工作者更意味着一种崇高的追求,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忍着脚伤采访超8小时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时政新闻和基层报道的记者,他认为,要做好新闻报道,需要做到脑勤、脚勤、手勤、眼勤,调动身体所有感官。

2013年5月下旬的一天,脚部韧带受伤未愈的潘高耸走进了莞惠城轨地下隧道,在阴冷而潮湿的环境中,他忍着脚部剧痛,一走就是6公里。

为了解密莞惠城轨施工建设中一个个“内幕”,之后的每一天,他都在外采访超8小时;回到家,忍着疲劳和伤痛,整理当天采访的素材直至凌晨。最终,这一探秘莞惠城轨系列报道成功出炉,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当记者需要热情和激情,更需要有新闻敏感性。鲜活的新闻是靠脚跑出来的。”这是潘高耸对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的真切感受。

五度入川采写地震灾区重建

“我希望,能用手中的笔,忠实记录时代声音,反映民生诉求。”多年来,潘高耸在各类重大报道中,总是冲锋在前,采写了大量在社会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2008年至今,潘高耸5次深入惠州对口援建的汶川县三江乡地震重灾区,克服余震不断、缺水断电、通信不畅等危险和困难,写了一大批反映惠州积极帮助当地恢复重建和灾区群众乐观应对灾后复产的高质量稿件,其中,通讯作品《惠州援建创造三江奇迹》荣获了2009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潘高耸说,“我在汶川的时间累积有半年,应该说,我是惠州同行中入川采访地震重建最久的一名记者。”

虽然供职在地市报,但在国际舞台上比拼,潘高耸也从未退却。2010年亚运会期间,潘高耸被集团选中前往广州采访报道。在参会的20天里,他竟完成了4万多字的报道。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家媒体上万名记者同台竞技的过程中,由他采写出来的部分稿件,如《亚运象棋“处女秀”有点冷》等稿件被多家国家级媒体转载。

2014年,凭借过硬的新闻报道本领,潘高耸被任命为《惠州日报》采访部首席记者。

主动请缨赴黎巴嫩

平日,潘高耸对“一带一路”文化颇感兴趣。2014年起,他曾利用年假、节假日等时机,通过旅行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走访过埃及、土耳其、卡塔尔、突尼斯、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积累了大量的“中东经验”。

今年5月中下旬,以驻惠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为主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挥师远征,前往黎巴嫩南部紧邻以色列边境地带,执行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这是驻粤部队首次参加海外维和任务。

潘高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题材背后的重大意义。他向集团领导主动请缨,希望前往黎巴嫩报道中国维和官兵的风采。这一建议得到了集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不仅批准了本次采访,更在人、财、物和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采访活动保驾护航。于是“中国蓝盔 惠报探营——— 惠报记者赴黎巴嫩见证驻惠官兵海外维和行动”专题采访活动应运而生,潘高耸和摄影记者李松权有幸成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首次独立前往海外采访的特派记者。

7月25日,潘高耸和李松权辗转到了黎巴嫩。眼前的一切让潘高耸心里五味杂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街头,随处可见布满弹孔的废弃建筑,这是内战留给黎巴嫩的伤痛;荷枪实弹的军人四处设卡、无时无刻不沿街巡逻,随处可见流离失所、乞讨为生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难民,这些无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四周偶尔有枪声响起,也让潘高耸和李松权不得不随时保持高度警惕。最让他们难忘的,还是3次被枪指着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贝鲁特街头,一名巡逻的军人把枪指过来对着我们;第二次是从南部城市提尔返回贝鲁特,其中有一个关卡,几名军人用枪指着我们的车子;第三次是途经当地一个宗教党派活动现场,几把冲锋枪指着我们检查行李。”潘高耸回忆道,“虽然只是有惊无险,检查完后,对方也对我们致以歉意和表示欢迎。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黎巴嫩。平静下的不平静,和平下的暗流涌动,这是最真实的黎巴嫩!不身处动荡之地,就不知道和平有多么珍贵。而对于包括维和官兵在内的那些守望和平的人,我们的敬佩之情更加油然而生!”潘高耸说。

随时随地保持警惕

来自家乡记者的到访,让维和官兵异常开心。潘高耸、李松权两人受到维和官兵的欢迎,他们还跟随维和官兵拜访了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

在随后的一周多时间,潘高耸两人近距离采访“最可爱的人”。他们克服危险,见证维和官兵头顶烈日、深伴地雷,在黎以边境布满数十万颗地雷的“蓝线”地区执行任务。维和官兵们就是在这样艰苦和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承诺,展现着中国的大国风范。

“不深入了解他们,就不知道他们的使命是多么光荣,他们肩上的担子是多么沉甸。”潘高耸说,他们这种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担当精神和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受到鼓舞,觉得自己更有义务,通过笔触和镜头,把维和官兵的点点滴滴,带给惠州乃至全国的读者。

虽然多次到中东,但对黎巴嫩当地的气候,潘高耸还是不适应。到达当地的前两天,潘高耸头两天得了急性肠胃炎,服用军医的药都不管用。因为持续高温,他和李松权还轻度中暑。

因为采访在动荡之地进行,潘高耸要随时随地保持警惕,既要确保拿到第一手的鲜活资料,如实反映维和官兵不怕牺牲的精神,又要确保自身安全。全程精神高度紧张,一天采访下来,精力几乎透支。

白天跟随执行任务的维和官兵外出采访,晚上,潘高耸则与维和官兵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内心,力图挖掘更多典型,真实地反映他们的铁骨柔肠。为了及时完成报道,潘高耸每晚都从深夜开始组织稿件、整理图片,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

祖国强大带来自豪

在潘高耸看来,赴黎巴嫩参加维和任务的200名驻粤官兵,是200张“中国名片”。他们勇敢担当,他们坚韧顽强,勤学苦练,多才多艺,颇具国际视野,对现代化战争理论见解独到……他将这些“最可爱的人”诉诸笔端,跨越万里,让众人看到。

辛劳和危险之外,也有欢喜。“见有来自中国的记者采访中国维和官兵,其他国家的维和军人都很羡慕。”潘高耸说,一名坦桑尼亚的维和军官拽着他跳舞唱歌,表示友好。

在黎巴嫩采访期间,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7月30日,潘高耸、李松权与中国维和官兵们一起,应邀参加了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举办的庆祝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当地的华人机构代表、华侨等。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时候,潘高耸的眼眶湿润了,“维和官兵为当地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展示了中国大国风范,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潘高耸看到,现场很多人的眼眶也湿润了。

8月6日,潘高耸和李松权回到国内,他们从黎巴嫩带回了维和部队赠送给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纪念品、签有全体官兵名字的出征旗等。这是采访工作之外,他们收获的友谊见证。

李松权:“脱了军装再上战场”

赴黎巴嫩采访是《惠州日报》采访部摄影记者李松权首次出国,这段经历让他毕生难忘。“脱了军装再上战场。”李松权说,在接到这个采访任务后他热血沸腾,因为这注定是一次风险与荣誉并存的特殊远行。

工作中保留部队作风

1982年出生的李松权,来自云南楚雄,毕业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进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工作前,他曾在部队服役8年,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与将军在大漠聊过理想,在密林记录过战友的成长。”李松权自嘲在部队“不务正业”走上新闻采写自学道路。不过,他在部队先后参与了汶川地震新闻采访报道、“导弹司令”杨业功、“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抗震英雄”陈大桂等全国、全军先进典型新闻宣传报道的历练。

2011年7月,他入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成为《惠州日报》采访部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惠州百态人生。雷厉风行,敢闯敢干,是同事们对李松权的评价。原来,他回到地方工作后,一直保持着部队优良的作风,很快成长为集团骨干。6年来,他拍过专题、写过内参,也拿了不少新闻奖。特别是,他工作第一年,即获得了集团采编成就奖一等奖,不仅打破纪录,而且成为同事之间的一道佳话。

“如果没有在部队搞新闻报道的那段难忘岁月,就没有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前路漫长,但我始终用部队培育的毅力和作风去面对每一天。”李松权说。

曾是新闻“门外汉”

“他虽不是科班出身,却对新闻报道满怀激情;他在新闻路上历经沧桑四处碰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那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李松权在部队的战友张芹洪说,李松权曾是新闻的“门外汉”,但他吃苦耐劳,在部队掌握了新闻报道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并逐渐在军队新闻报道的行列中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成为战友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兵记者”。

事实上,参军后能参与新闻报道,是出乎李松权意料的。当年,他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来到部队,因为是高中学历,又能写出一手漂亮字,新兵下连第一年就被挑选去连部当文书,开始了和报纸、信件、板报打交道的日子。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李永飞每天到连部借阅报刊杂志,而且每天晚上都躲在包房里挑灯夜读。在排长的感染下,平时看报不多的李松权萌生了学习新闻写作的想法。

数月后,排长把自己的一篇篇作品寄往报社,并见诸报端,这让李松权触动很深。随后,排长被借调担任新闻干事,李松权随机拜排长为师,开始跟随排长学习新闻写作。

为了学习新闻知识,李松权每天茶余饭后就打电话给排长请教问题,周末一个人窝在宿舍里研究报纸。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学习,李松权开始尝试把自己的一篇篇只言片语寄往报社,但稿件都如泥牛入海再无回音。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埋头苦读新闻书籍,他决定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弄明白什么是新闻再来写稿件。在学习过程中,他每天加班熬夜,作品终于开始被部队的报社慢慢采用,他也越写越有激情。

徒步8小时进入洪灾现场

来到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工作后,他的激情没变。2013年,惠东“8·16”洪灾发生后,正在惠东县宝口镇采访的李松权获悉,该镇国和村灾后6天依旧没有与外界取得有效联系。

“洪灾发生已经6天了,国和村情况如何?灾民生活怎么样?救灾物资是否如期抵达?镇村干部们在忙什么……”这一切,让李松权坐立不安。为一探究竟,他和今日惠州网的一位记者决定徒步前往国和村。

省道242线从高潭镇到宝口镇国和村的路程只有15公里,可是在洪灾发生后,这条“生命线”变得满目疮痍,塌方一处接着一处。“当时身上背着30多斤的设备和干粮,光着脚走路的。”李松权说,他们花了8个多小时才“爬”到国和村。

事实上,8个多小时的路途考验的是体力,而危险却时刻伴随着他们。“有时刚走过,身后就有石头掉下来。”李松权说,当时,有的塌方路段绵延数公里,有的路段的整个路基被洪水“移”到了河道中,被泥石流冲倒的树木和电线杆等各种物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都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前走。

进入现场后,李松权采访了当地干部群众,采写了《特大暴雨中,他们守望相助——— 惠东县宝口镇国和村镇村干部带领村民自救互救纪实》一稿,图文并茂报道了当地镇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展自救互救的过程,让读者能了解受灾地区的详细情况,稿件受到好评。

能走上战场热血沸腾

“7月下旬,当我得知自己将和同事潘高耸一同被派往中东黎巴嫩采访维和官兵时,我的心是忐忑的;然而当得知采访对象是驻粤首批维和官兵时,我却无比的亢奋。”李松权说,忐忑的是,在从相关新闻报道上得知的中东并不是太平之地,是战火前沿,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人的希望,没有万一,也不敢想万一。

而亢奋的是,作为老兵的他,能以新闻人的身份走上战场,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和笔触,记录战友在异国他乡维护世界和平,这种与维和官兵同吃同住,重拾军旅体验,足以让每一个有过军旅痕迹的老兵热血沸腾。

“回想过去这半个多月的经历,我倍感珍惜,不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出国采访维和探营有半点松懈。”李松权说,从接到任务开始,采访小组就在沟通协调、出行路线选择等方面做足了功课。《惠州日报》采访部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与采访小组一起反复分析推演赴黎巴嫩采访期间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出征仪式上,集团领导对他们的真情嘱托和殷切希望,让他们深感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

三声枪响他从床上跳起

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当晚,李松权和潘高耸正在酒店睡觉。突然,窗外响起的枪声,让李松权从床上跳了起来。“我听得很清楚,三枪,我感觉身处战场。”李松权是在二炮部队(现火箭军)服役的,对枪炮曾经是那么熟悉,当此刻枪声响起时,他知道这不是在部队训练。

“踏进这个弹痕累累、满目疮痍的是非之地,我们的毛孔一下子就竖直了。”翌日,李松权和潘高耸行走在黎巴嫩时,看见街道两边所有建筑几乎都有战争留下的伤痕,来自中东各地的难民布满街头,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党派势力范围的旗子迎风乱舞,看似繁华平静的街头,实则暗流涌动。

“尽管一路有不少人友好地向坐在出租车里的我们挥手示好,但是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内心还是充满了忐忑。”李松权。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由于行程紧凑、旅途劳累,加之时差、采访、写稿、审稿等工作繁重,入营第二天,李松权口腔溃疡加重有时喝水都困难。“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天比维和官兵早起两个多小时整理采写的素材和图片。”李松权说,由于时差关系,他们必须尽可能快地完成图片整理和稿件撰写,为国内同事编辑、排版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黎巴嫩期间,李松权和潘高耸几乎每天都在一线采访维和官兵执行任务,他们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们近距离见证维和官兵在最危险的黎以边境“蓝线”雷区执行任务。他们每天分批轮流随队采访,几乎将维和官兵一年所有计划内的工作都了解采访了一遍。积累了近10万字的采访素材,跟随官兵在每一个维和作业点跟踪拍摄,积累了近万张反映维和官兵点点滴滴的照片。

最终,集团上下共同发力,重磅推出的文图系列报道,沸腾了地中海畔维和军营,也赢得了国内读者广泛赞誉。看到报道,官兵们纷纷将电子报链接推送给自己的亲人,不少官兵看到报道后,主动找到记者毛遂自荐,深情讲述自己的维和故事。

“我们也不辱使命,超出计划圆满完成了集团交代的各项采访、创新、创优任务。”李松权说,回想在黎巴嫩维和采访10多天里,每一次外出采访都牵动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心,每一篇见报的稿件都凝聚着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是带着希望启程,满载感恩归来。

A05-A07版文字《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刘建威

新闻推荐

惠东供电助力革命老区建设

惠东供电工作人员正在作业。《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通讯员游雨迪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刘建威通讯员游雨迪“想到今后通往高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