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屋山小区都换上了新门牌 桥西麦地社区迎来创建挂钩部门帮扶 社区难题解了

东江时报 2017-08-17 21:30

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更新了大大小小200多块宣传牌、栏,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等主题。

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更新了大大小小200多块宣传牌、栏,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等主题。

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更新了大大小小200多块宣传牌、栏,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等主题。

刘屋山小区换上了新门牌。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整个小区)贴上崭新的门牌,不仅美化了许多,而且居民和住户收寄东西也比以前方便了。”家住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刘屋山小区的居民张先生说,之前刘屋山小区的门牌号是用油漆手写上去,但一直没有正式的门牌,该小区终于有门牌。这是市公安局挂钩联系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悉,自市公安局挂钩联系麦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后,短时间内迅速帮助麦地社区居委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解决辖区刘屋山小区没有门牌问题、马庄路部分路段乱停车致拥堵问题等。

3天制作安装好160余副门牌

据了解,惠城区桥西街道麦地社区是一个比较大的社区,辖区约有人口31300人、17个住宅小区。而根据 《惠州市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方案》,市公安局负责挂钩联系麦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据介绍,8月10日下午,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晓阳带队来到麦地社区居委会,了解麦地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情况以及工作存在困难。得知麦地社区的刘屋山小区至今没有门牌等问题后,刘晓阳现场办公要求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麦地社区反映的实际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刘屋山小区一直没有制作门牌的。”麦地社区居委会主任房伟莉说,该小区现住有四五千人,因没有门牌,居民、住户寄收东西比较麻烦,“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麦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汉忠也说,他是2007年到麦地社区工作的,2008年,他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在刘屋山小区挨家挨户用红色油漆手写门牌号。据了解,刘屋山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建在刘屋山上,房子是一栋栋排开建设,每栋四五层高,如今大多数房子出租。

在刘屋山小区居住了16年的张先生说,虽然有手写的门牌号,但时间一长了有些手写门牌号油漆也掉了,外来的邮递员、快递员很难找到具体地址。

市公安局了解到刘屋山小区没有门牌的实际问题后,辖区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迅速行动起来:根据麦地社区居委会提交刘屋山小区门牌号等资料,8月12日,麦地派出所确认门牌号,并报惠城区公安分局户政股核实并完成制牌;8月13日,公安部门将新制作的160余副门牌交付给麦地社区居委会。

“市公安局的效率真高,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问题。”房伟莉说,市公安局将160副门牌交付是13日,当天恰好是星期天,居委会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来到刘屋山小区加班加点把门牌按顺序安装上去。

对于市公安局迅速解决刘屋山小区门牌问题,该小区居民和住户们纷纷点赞。张先生说:“(整个小区)贴上崭新的门牌,不仅美化了许多,而且居民和住户收寄东西也比以前方便了。”

从严从快治理马庄路乱停放现象

许多住在麦地社区新时代花园居民反映,小区门口的马庄路,附近一些居民将车辆直接停放在马庄路边上,因邻近有市实验小学、市第十六小学两所小学,每逢上下学时期,许多家长开车送小孩,导致马庄路经常堵车。

“之前,学生上下学高峰期时,车辆堵塞情况严重,有时半个小时都动弹不了。”马庄路旁边的新时代花园物业管理处经理宋玉伟说,因为马路一侧停着车,接送小孩的车辆聚集于此,加上小区车辆进出,一时间马庄路车满为患,堵车十分严重。

针对此现象,市交警支队迅速落实整改措施,江南大队迅速出警,清理违停车辆,每天安排警力强化路段巡逻,实施常态化严管;其次,市交警支队领导实施分片挂点,每天现场督导,交通指导中心加强视频检查,发展违停情况及时通报。此外,江南大队安排警力到马庄路沿街小区及商铺,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市民理解配合。

日前,东时记者来到马庄路看到,该马路来往各一个车道,来往均仅容一辆机动车通行,马路两侧边沿已划起禁停的黄色线,几乎再没有看到违停的车辆。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还协助麦地社区居委会更新、制作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宣传栏等问题。房伟莉为市公安局的高效帮扶点赞,确实解决其社区文明创建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刘晓阳说,市直机关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与社区结对子,像扶贫一样,机关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协调,解决社区一些实际问题。

新闻推荐

13镇街35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惠城区组建医联体力争破解基层看病难问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百姓有了更多的健康获得感。《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林健鹏摄■《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