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镇街35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惠城区组建医联体力争破解基层看病难问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百姓有了更多的健康获得感。《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林健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林伟鹏
组建医联体,力争破解基层看病难问题;全区13个镇(街)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投入2.26亿元,力争用3年的时间,逐步解决龙丰、江北、江南、麦地、小金口等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问题……8月17日,东时记者从惠城区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惠城将全力推进卫生计生各项工作,创建“卫生强区”,打造“健康惠城”。
医联体建设将建区域医疗影像远程会诊中心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庭冷落……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逐步形成区域协同服务模式,是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破解基层“看病难”问题的途径之一。
医联体即区域医疗联合体,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通过双向转诊、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管理支持等,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更好地整合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为分级诊疗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惠城区副区长陈杰灵介绍,惠城区正在积极地推进医联体各项工作。目前,市第三人民医院与龙门县人民医院、博罗县惠博医院(民营)、横沥、芦洲以及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建了医联体;小金口医院、汝湖镇卫生院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了医联体;以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专科医疗联盟也在积极推进中。通过组建各种形式的医疗医联体,进一步强化优质资源配置和下沉。截至7月,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接受基层转诊患者3741人次,其中2123名住院患者出院后,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后续治疗。
东时记者从会上获悉,虽然目前惠城区域医联体的框架已基本搭建,但医联体在运行过程中缺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医联体内牵头单位在下派专家、接收人员进修、信息化建设、患者转诊等方面发展受到制约。
为此,惠城区将探索医联体内在下派专家,接收人员进修等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信息平台搭建资金支持力度,组建区域医疗影像远程会诊中心。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争取医联体内医保进行总额预付,由牵头单位根据政府制定的分级诊疗指标任务分配医保资金。医保对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患者住院起付线衔接互认,有效引导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全区13个镇(街)
2014年,惠城区被列为全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第一批试点地区,同年正式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惠城区现行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模式,是“全科医生团队——— 社区居民”模式,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通过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原则上以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省级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为主,配以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组成,每个团队至少3名成员。各基层医疗机构以全科医生团队作为支撑,将辖区内的村居、社区分配到各团队,开展居民签约服务。
惠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以辖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以及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主,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并逐步向全人群覆盖。服务内容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如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档案、用药管理、用药指导、重点人群健康随访等。
东时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区900名医护人员组成70余支全科医生团队,开展覆盖全区13个镇(街)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率达100%。全区常住人口120万,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达35万,签约率达29%;重点人群人口约41万,重点人群签约达12万,签约率达31%。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全科医生更多地走进百姓家庭,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
陈杰灵介绍,下来惠城将大力培养和引进全科医生,优化签约服务内涵,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力争2017年底前,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要达到60%以上。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一村一站一医生”全覆盖
“我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低于国家要求的3名以上,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群众选择基层就诊量逐渐增多,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压力明显增加。”陈杰灵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直接影响老百姓就医问药,惠城区要抓住机遇,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东时记者获悉,从今年7月1日起,惠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了 “收支两条线”,完善财政补偿机制、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用人机制等,有效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接下来,惠城将加快基层升级改造工程进度。惠城区将投入2.26亿元,力争用3年的时间,逐步解决龙丰、江北、江南、麦地、小金口等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问题,推进河南岸街道和水口街道各增建一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快启动横沥中心卫生院升级县级人民医院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惠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同时,稳步推进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惠城区有142个行政村,均配备了乡村医生,共设有172间村卫生站,实现了“一村一站一医生”的全覆盖。全区共有91间村卫生站纳入标准化建设,惠城区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入,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36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
新闻推荐
新建的第三十九学校位于小金口乌石村。《东江时报》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讯记者林奶花开学啦!今日是惠州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