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游真适合说走就走? 暑假是川藏线旅行高峰期,资深驴友提醒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惠州日报 2017-08-05 01:15

山路崎岖,对不熟路况的进藏游游客来说,存在一定危险。 (图片由徐家平提供)

进藏自驾游容易出现各种小意外,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

曾几何时,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多少人跃跃欲试。怀揣自由和梦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想就很美。连绵的雪山、奇特的地貌景观、绚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让西藏成为不少驴友心目中一生一定要去的胜地。于是,到西藏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不少人的梦想。数千公里的路途,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复杂险峻的地势,这趟旅程面临的风险有多大,您考虑过吗?近日,《为庆祝女儿保研,浙江一市民自驾进藏,路遇事故全家丧生》刷爆朋友圈,引发网友讨论。进藏游真的适合说走就走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位曾自驾到西藏的资深驴友,听听他们怎么说。

新闻回放

为庆祝女儿保研自驾进藏,宁波一家三口车祸丧生

每年暑假期间,都是川藏旅行的高峰期。翻看朋友圈,天天都能看到各路西藏、青海旅行的美图,但发生在路上的交通安全事故也常见诸报端:

7月29日,宁波市鄞州中学的一位老师,为庆祝女儿成功保研,暑假期间一家三口自驾西藏旅行,不想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高速公路上遇事故车辆焚毁。

2016年7月,上海11名教师自发组团,驾驶3辆私家车到西藏、云南等地旅游,其中一辆车在西藏那曲地区发生车祸,造成三死一伤。

2015年,安徽宣城一对夫妻自驾游去西藏拉萨路上,遭遇突如其来的车祸,不幸遇难。

2014年8月9日16时25分,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国道318线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和一辆越野车、一辆皮卡货车连环相撞,3辆车上共有55人,事故造成44人遇难、11人受伤。

关键词:突发生病

10多次带队去西藏,两次患上肺水肿

“我在西藏曾经两次患肺水肿。”陆涌是惠州市一名资深驴友,带队10多次自驾游西藏。但即使去过很多次,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

因为西藏是高原地带,不少游客初到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多喝水、少运动的话,2~3天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但由于当地气候温差较大,如果受寒感冒,很容易转成肺气肿。陆涌在初次去西藏时曾经就患过肺水肿,后来去的次数多了,也渐渐能够适应。后来一次带队去西藏之前,他不小心患上感冒。因为是领队,他带病出发了。没想到在途中遭遇大堵车,车辆被困在路上。在极寒天气下因为在户外活动太久,让病情恶化成肺水肿,他在医院整整躺了两天才好转。

提醒

注意保暖勿频频洗浴,以免受凉感冒

“其实现在西藏各地的诊所都能治疗肺水肿,这是游客会出现的常见病,医生们都很有经验了。”陆涌建议市民,初到高原地区,不要疾走、奔跑或做大体力劳动;注意保暖,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此外,许多人习惯用吸氧来缓解出现高原反应而导致的身体不适,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身体适应高原的时间。陆涌建议,如果出现高原反应,可以多休息、多喝水,放松心态,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如果高反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遵从医嘱。

关键词:没有准备

本想拍个照就返回,流连美景竟走了大半个月

“我经常和朋友说,一定要去西藏看看,我也很想再去一次西藏,但这次估计不会再选择自驾去了。”市民徐家平与妻子退休后经常自驾四处游玩,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2012年,他们自驾去了西藏。虽然已有经验,但直到现在他还心有余悸。

那次旅行,西藏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中。但在返程途中,听别人说再往前不远就是滇藏交界处,不少人到界碑留影。考虑到妻子没有去过西藏,本来想去拍个照就回来的,谁知往前开了4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他们心想就算回去,也只能回到此前的休息地,还不如去西藏住一个晚上再回去。但西藏的美景却让他们流连忘返,一路开到拉萨,去到那曲才准备回程,这一开就是大半个月。返程途中,因不想原路返回,他们打算从那曲往东,从昌都(西藏东部地区)进入四川、贵州返回。“虽然听说这段路况不好,但我去汽车站看过,发现有那曲到昌都的班车。我们想,班车能走,我们也行,所以就这样出发了。这段400公里的路程,我们整整走了3天。”徐家平说者,因为路况太差,他们到达昌都后并没有往前开,而是果断掉头从云南开回来了。

“太惊险了,现在想想都觉得危险。”徐家平说,因为7月正好是当地的雨季,在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被雨水冲下的石头,而且沿途还有很多危险因素。“在雅鲁藏布江边,道路旁边有些地方看上去是长满青草,但下面有可能是空的,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除了路途崎岖,准备不足也给他们的行程增加了不少危险。

提醒

遇到油站就加点,尽量保持满油驾驶

“尽量保持满油,看到路上有油站就加点油。”徐家平说,在西藏,两个县城之间的距离较远,路上的加油站并不密集,他们就曾经出现因为油料不足,四处找加油站的窘况。

“其实西藏并不适合说走就走,因为沿途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如果没有应急准备的话,出现意外会很被动。”陆涌说,藏区地势险峻,天气多变。夏季多雨,冬季多雪,道路湿滑,而且到了雨季的时候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等天灾。此外,藏区不同平原,人烟稀少,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容易在路途中发生意外或者因故耽误行程,“我们在西藏经常遇到这类的驴友。”陆涌说。

关键词:独自自驾

高原地带容易缺氧,疲劳驾驶易出事故

市民兰兰是个旅游爱好者,多次独自一个人开车从惠州往返江西,也多次和朋友一起自助或自驾去西藏旅游。“如果心情浮躁,在藏区开车很危险。”虽然兰兰自己进藏并没有遇到很多突发或者惊险的状况,但经常在路上听到各种车祸的消息,让她对去藏区旅行更加谨慎。“我有个朋友的亲戚就在西藏因为车祸丧生了。高原地带,多少都会缺氧,容易疲劳,自驾要特别注意。”她建议市民,即使想自驾游西藏,也不一定要自己开车。在当地有司机可以聘用,也可以租车配司机,虽然价格比较贵,但安全很多。

提醒

藏区地势复杂,新手司机难适应

陆涌建议市民,去西藏不要着急赶路,应慢慢走慢慢看。他表示这几年进藏的道路比以前好了很多,但也尽量不要开快车。特别是在翻越山口时,更要注意控制速度。

他不建议新手自驾去西藏,因为人到高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旦没有适应好就直接上路,人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都慢很多。况且西藏绝大部分的路都是盘旋路,没有经验的司机很难适应。在高原地带,除了人会不适应以外,车子也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动力减弱、刹车变软、加速时噪音加大绵软无力,自驾车辆的控制不如在平原时得心应手,所以驾驶员一定要打醒精神。

如果只有一辆车单独出发去藏区的话,还是应该在当地找车友结伴或者跟着一些自驾出行的车队同行,避免出现意外或者是迷路而出现危险。“藏区人烟稀少,一旦迷了路连人都看不到,更不要说找人问路了。”陆涌提醒道。

相关链接

夏日自驾游还要注意什么?

1、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而重的墨镜

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驾车者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2、不宜暴食冷饮

驾车时,人体的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张活动的肌肉里,以供应足够的养料和运走废物,使胃肠道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如果大量摄入冷饮,就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使血流减少,常常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可能造成肚子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3、防止爆胎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因此,夏季应注意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4、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

高温酷暑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行驶途中要注意适时休息。若温度表的指针已经指近高温度区,这时就必须把车停下来,将发动机熄火“退热”。(综 合)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本报记者姚亚超

新闻推荐

高质量高标准创建擦亮惠州生态品牌 麦教猛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评选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本报讯(记者曾兴华)昨日,惠州市召开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评选动员部署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强调,要迅速行动、紧急动员,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