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和单位一对一挂钩抓创建 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方案出台

惠州日报 2017-08-05 01:13

本报讯 (记者谭 琳)昨日,惠州市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为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提高市区社区创建水平,《惠州市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方案》出台,全面推行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市区社区,实行包干制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构建常态化创建管理模式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单元,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社区文明创建在整个文明创建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共188条,其中社区占网上申报22条、实地考察14条,同时承担着入户问卷调查的任务。

方案通过组织挂点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整合创建资源,下移工作重心,构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组团包干的常态化创建管理模式,系统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合力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和成效。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文明局局长韩维斌说,为顺利通过复查,在社区文明创建上,思想认识上要深化,着力把准测评形势的新变化,解决社区居民关注的问题;问题查摆上要更深入,挂钩单位将重心下移,挂钩社区将创建关口前移;整改提高上要再发力,逐一排查社区工作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解决。

方案提出,各挂点单位需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社区测评标准要求,努力探索共建形式,大胆创新共建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查找挂点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共建任务。挂点单位要发挥政策、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挂点社区完成测评任务,重点抓好社区辖区内的“环境整治、绿化整治、市场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经营性场所卫生状况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容市貌整治”等各项达标整治工作。挂点单位要把好做法、好经验带到社区,帮助社区想办法、出实招,每周定期到挂点社区指导开展创建工作,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挂点社区建立完善公益性电子阅览室、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志愿服务站及公益性宣传公告栏等,不断提高社区创建水平。

督查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

方案提出四大工作标准,包括创建活动好、环境卫生好、管理秩序好以及文明程度好。挂点单位要将挂点工作纳入各地各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各单位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单位一把手作为挂点社区第一责任人,实现社区“创文十问”全覆盖和分类别“七化”管理全覆盖。

为使工作落到实处,市文明办将派出专项督查队伍,对各挂点单位干部到岗到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定期将督查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督查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

同时,依据《惠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问责办法》,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走过场或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改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推诿敷衍扯皮等影响文明创建工作,造成失分的单位进行追责问责,并取消文明单位评选推荐资格。

为更好地实施方案,会上市文明局有关负责人向惠城区58个社区负责人及挂钩联系58个社区的相关惠州市直及驻惠单位分管领导,详细解读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涉及社区工作任务,以及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闻推荐

条例实施情况和立法后评估征求意见 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施行满一年

本报讯(记者黄晓娜实习生张中彦通讯员臧博翁敏腾)惠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去年6月1日开始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