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传递铸就城市文明的磅礴力量
一个暖心的文明惠州再次被见证!
最近,“一箱硬币”街头试验席卷全国多个城市。几天前,在惠州市区人人乐、港惠、美博城等公交站点,也曾出现了这样的“硬币箱”。每箱硬币数百枚,没人看守,只有立牌告示:“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3元……”结果,“硬币箱”的钱不仅没少,反而增多了。
出门在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并非没有可能。几枚硬币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很有可能是缺乏零钞之际的一张公交车票,是口干舌燥之际的一瓶矿泉水,饥饿难耐之际的一个面包……
“满满正能量”“文明城市"含金量"杠杠的!”围绕“硬币箱”上演的一幕幕惠州暖心剧,赢得网上一片点赞。有网友留言说,公交车上不相识的人给自己递来零钱救急,当时感觉真的很暖心,由此爱上惠州这座城市,后来遇到没零钱的人自己也主动解囊相助;有网友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类“硬币箱”,需要时也不会多拿一枚,有零钱也愿意奉上,以帮助他人。这是善意的传递,这是文明的力量,亦是一座城市最强最大的内生伟力。
文明以止。文明,正是有所“止”。守约自取的是方便,反映的是人品;主动投入的是帮助,传递的是善意。无论人品,还是善意,汇聚的都是城市向上的力量,托起的都是城市文明的高度。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一拾荒老人在箱前停留了一会又默默走开。他的回答让人难忘——— “这些钱是给有需要的人,我还吃得饱,不需要。”
无人看守的“硬币箱”,见证自我诚信,给予他人信任,激起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让城市充满人性光辉和温情。“被信任,不辜负。”这是许多网友面对“硬币箱”的第一反应。平心而论,测试结果,从惠州“好人之城”和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角度考量,自是意料之中的大概率事件;放眼全国,置于为“路边扶老”集体纠结的时代语境下审视,又是意料之外的小概率事件。满满善意的“硬币箱”,由此更显难能可贵。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本应敞开心门,更多地去关爱、信任、帮助身边人。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陷入了怕被误解、欺骗、讹诈的困境。于是,遇到路边跌倒的老人不敢扶,遇到急需帮助的人不敢伸手,关起心门,善意不再轻易向人表达,慢慢地变成了自我包裹的 “套中人”。面对陌生人求助,习惯性选择逃避和拒绝。
这或许是我们的一个心结。人之初,性本善。毋庸置疑,信任与被信任,既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亦是善意传递的前提。有专家指出:“硬币箱”见证了绝大多数人是心存善念的,也是愿意奉献、遵守规则的。不过要让“硬币箱”式善念持续下来,光靠一份热情和愿望还远远不够。
慈悲之心,生生之机。打开心结,以善对人、以诚待人,你定将拥有不同的世界。“硬币箱”街头试验的社会现实意义正在于此。如惠州一网友所言:“心存善念,就会发现其实身边一切都很美好。”当然,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硬币箱”打开心结,善意能否在更多的人中间传递开来,信任的星火能否在城市燎原,最终铸就城市文明的磅礴力量,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考验社会治理智慧。
惠州,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你好,我们才好;我们好了,你当更好。(白 璐)
新闻推荐
书香南国香飘四溢 2017南国书香节暨惠州书展今日在会展中心启幕
昨日下午,工作人员在惠州会展中心紧张布展。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本报讯(记者方莲花)2017南国书香节暨第七届惠州书展今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