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首问负责制满足用户需求 惠城区芦洲供电所多年贴心服务收获零投诉成绩单
为使用户更安全可靠用电,芦洲供电所利用一次计划停电更换了大量设备。
曾环勇正在向用户说明电压测量结果,解答用户电压方面的问题。
两位工人上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闻军红在向调度汇报操作情况。
惠城区芦洲镇山清水秀、群山环抱,被誉为 “城市的后花园”。在竹木耸立的山村小镇中,有两条共长达122.1公里的银线翻山越岭,携带着光明和动力,源源不断地将电力服务倾注于这块2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当地生活与生产带来便利。
然而,通电容易护电难,针对当地“山多、线长”的特点,芦洲供电所在推行设备主人制、及时更换残旧设备的基础上,今年还应用了无人机设备,巡线效率与准确率进一步提高,该所也因此能腾出更多的人力提升客户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所一直坚持凡事提前准备、提前介入的工作作风,搭建起用户与供电间的沟通桥梁,多年来提供精益求精的优质服务,备受用户认可与好评,从未收过一宗投诉。
全能型员工提升运维效率,故障率低
在芦洲供电所相关负责人看来,供电人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服务莫过于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做好辖区内的线路设备运维,该所花了不少心思。
“芦洲山多,尽管辖区内只有两条10千伏线路,但累计长达122.1千米,平日里仅巡线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翻山越岭、趟水跨河,所以全所24个人都必须做"全能型"员工,共同守护好两条线路的安全运行。”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让运维管理更加精细,芦洲供电所推行了设备主人制,让每个人都能耕好自己的责任田,而此举的效果也显而易见——— 大家对自己的管辖范围了如指掌,几时要人工清障、哪些残旧设备要进行更换等,都能提前知晓并报备,整体运维有计划可循,自然也就高效了。
这也体现了该所一贯的工作作风:即凡事提前准备、提前介入。“电网建设关系重大,所以未雨绸缪很重要,哪怕只是一个几小时就能完成的项目,也要提前筹划部署。”该负责人举例说,8月初,该所计划更换辖区内的部分残旧高压设备,同时加装防雷设施,但施工需要穿过一片果园,可能会伤及其中的果树。为争得果农的理解与支持,芦洲供电所提前一个月就组建工作组,由党员带头进驻该村先后与村委、村民反复沟通,最终取得了一致同意,8月3日当天,工程顺利完成,当地电网的坚强性又增添了一分保障。
此外,该所今年还对21个非低压台区进行提前整改,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压质量。如今,芦洲镇的供电可靠性极高,去年全年仅发生过两次故障跳闸,今年经历了数次台风考验亦安然无恙。
客户经理响应快服务贴心,多年零投诉
据悉,除了供电“硬指标”,芦洲供电所还十分注重人性化服务。“因为人数不多,所以我们视全所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客户经理,力求最快回应用户诉求,解决用户用电难题。”上述负责人提到,目前,该所实施首问负责制,无论用户何时有需求,只要拨打客户经理电话,都能得到及时回复和处理。
每次出行,客户经理都会背上鼓囊囊的工具包,这是他们走村串户的“百宝箱”,遇上村民家里的电路开关、灯头坏了,可以马上修好,每次完成任务后,他们还会在电表外贴上自制的客户经理联络卡,时间一长,村民们对自己片区的客户经理电话也倒背如流,甚至替代了95598电力服务热线,“有什么事,直接找他们(客户经理)一下子就解决了。”指着给自己换灯泡的客户经理,村民黄叔乐呵呵地说道。
正如该负责人所说,信任是日积月累,而非一蹴而就的。平日里,该所都将客户视为朋友,将心比心地去完成每一项服务。“服务无小事,比如计划停电,虽然是供电所的例行工作,但考虑到对用户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告知,让他们有所准备。”该负责人提到,在计划停电前一周,该所就会发短信通知所有用户,期间,客户经理还会深入大街小巷张贴计划停电通知单,在停电前一天,再次发送停电通知短信,并对重要客户包括榨油、碾米等商业用户打电话提醒,用户们得知停电也是为了以后更优质的用电体验,而且有了心理准备和提前规划,因此每次都相当配合。
又比如,了解到当地村里的年青人基本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是老人,虽然村民基本都办理了电费代扣,但镇上仅有1家农信社,因路途遥远,存钱就成了件难事。因此,每月入户抄表前,芦洲供电所的抄表员都会先跑到农信社帮村里老人存电费,之后再带着回执存单上门抄表,让老人不用出门就能缴交电费,路费比电费高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多年如一日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近年来芦洲供电所始终保持的“零投诉”亮眼成绩单便是最佳诠释……本组文/图本报记者周婷婷通讯员陈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郑国瑞通讯员蒋久波苏生)日前,横沥镇热心人士齐聚一堂,召开横沥镇教育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