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沐浴文明新风 新学期惠城区将继续按照六大要求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惠城区“小手牵大手 共创文明城”主题活动现场。
市第二十九小学开展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
本周,将迎来新学期开学。多年来,惠城区一直把近半财政支出用于强化教育服务,今年计划投入12亿元改造提升中小学以及新建6所学校。
除了大手笔高标准地加强教育硬件建设外,一股文明新风也徐徐吹入校园。从2015年起,惠城区在全区小学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估,全区142所中小学(含村小及民办)参与文明校园创建覆盖率达100%。
接下来,惠城区将继续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六大要求,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全区139所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
“晨诵”,朗声诵读优秀古诗词、古文片段、成语;“午书”,练习书法笔锋遒劲、落笔从容;“暮乐”,竖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悠扬鸣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学校教育?记者了解到,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日常教学,晨诵、午书、暮乐等特色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也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收获,促进学生德育养成。
“文明创建对于学校来说,核心就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契合点。”市十一小金榜分校校长吴仕东说,该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生命、生活、生态“三生”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校园文化熏陶为“利器”,建设校园德育阵地,不断提升校园文明水平。
“每位学生都会背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仅仅会背是不够的,要把这24个字践行到生活中才行。”市十一小金榜分校副校长王丽芳说,该校大力建设校园德育阵地,打造主题文化墙、文化长廊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载体。
从2015年起,惠城区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估。2015年有69所学校被评为区2015年度文明校园,获评率达48.6%,10所学校获评市级文明校园。2016年有70所学校被评为2016年度区文明校园,获评率达49.3%,5所学校获评市级文明校园。
同时,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宣传画、LED屏等,在校园显眼位置和每个教室展示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所有教职员工及学生对24字基本内容入心入脑,达到熟记背诵并践行的程度,实现全区139所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惠城区有惠州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校园两所 (惠州市惠南学校、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已将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共10所)建设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
“通过以点带面,以线带片,使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推动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师生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三结合”教育
社区家长学校创建率100%
社会教育成风化人,学校教育传道授业解惑,家庭教育植根培底,三种教育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近年来,惠城区广泛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
在社区,惠城区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社区家长学校、儿童友好社区创建率达100%,村儿童之家创建率达100%。2015年至2017年期间,组织辖区各镇(街道)开展社区家长学校活动共619场,受教育家长人数达42292人次。每年给社区家长授课3次以上,每年组织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等社区家庭教育活动2次以上。
在校园,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各校开展各种主题道德讲堂活动;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四季行实践活动。
在家庭,积极引领家庭教育,让家长“以身立教”,成立惠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校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建议作用,区教育局建立了“惠城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部分学校还建立了家庭教育网上平台,对家长开放。
“中国梦”美字系列活动
开展“中国梦”主题班会课1000多节
将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女通讯员的故事排演成话剧,与家长、恩师一起过成人礼,校园传颂本土童谣……今年,惠城区还在校园内开展“中国梦”美字系列活动,紧紧围绕“24字”的“12组词”,通过每月开展“中国梦”美字系列宣传活动,“一月一美”,“一月一组词”,广泛开展了“中国梦·雷锋美”、“中国梦·巾帼美”、“中国梦·劳动美”、“中国梦·少年美”、“中国梦·夕阳美”等系列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全区各中小学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抓住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继承创新相结合,扎实开展系列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各种各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陆续开展,比方说,惠城区“小手牵大手 共创文明城”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德育实践等活动。
截至6月,全区建立25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各学校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课1000多节,参与学生15万多人次。
本 组 文/图本报记者谢菁菁郑国瑞 通讯员陈美君 冯雪辉
新闻推荐
积水已排除交通恢复畅通 市中心区昨突降暴雨多路段积水交通拥堵,相关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昨日下午,在惠州大桥北桥头,交警在雨中指挥交通。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昨日,市公用事业局工作人员和特警合力排除积水。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