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培训涵盖教师成长全周期 “请进来、走出去、内部练”,惠城区“强师工程”铺平教师成长路

惠州日报 2017-09-08 00:17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培养。

▲师生同台演出。

毕业生与老师亲密合影。

从一所地理环境复杂、生源层次不齐的薄弱学校,到一所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全区排名靠前的优质学校,河南岸中学这几年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校长黄运洪最大的感慨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大保障。

众所周知,惠城区的教育综合实力一直位居惠州市前列。这个成绩与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省、市的有关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分不开。其中,该局秉承“强教先强师”的原则,依托市进修学校和惠州学院、广东二师、华师大等院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内部练”等多种形式,大力实施的“强师工程”,全面推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也直接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近年来,为打造一支精锐之师,惠城区教育局积极推进“师训工程”,通过宏观谋局,分层实施,对全区教师进行多角度、差异化的业务培训,加快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去年至今的做法为例,该局结合当前教师培训需要,设置涵盖新教师、中青年干部、乡镇教师等群体在内的多种“主题培训班”,打造了一个覆盖教师成长全周期的培训体系,满足了一位教师从新人到名师的成长需要。

镜头 1

新教师上岗也“上学”

办公室里指导教师为学员答疑解惑;课堂上师傅毫不保留、倾囊相授;活动室内他们又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学员们亦虚心求教,认真听研讨课,用心上汇报课,积极参加各科组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日常工作,参与班级管理。这一幕幕,正是惠城区新教师参加跟岗实践培训的日常剪影。

虽然上岗了,但还得继续“上学”,说得正是惠城区新聘教师的真实情况。每一年,惠城区的新教师都要进行“新教师培训”,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在整个培训期间,这些“新学生”将进行理论培训、跟岗实践、网络学习和校本培训等四个阶段的学习。

这些培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深化理论。通过系统的学习,这些新教师顺利完成了“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从一个初出校门的“新兵”,迅速成长为掌握一定教学技巧和实践经验的合格教师。

镜头 2

中青班培育教育中坚力量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惠城区区属学校领导班子也迎来“换届年”。多所学校上至校长,下到中层干部,都进行了“大换血”,成为下一阶段城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中有不少来自于“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据悉,作为惠城区教育局实施“骨干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开设“中青年干部培训”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城区教育发展中专业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增强惠城教育发展后劲,提高城区教育水平。该培训班现已举办两期。

以第二期为例,通过导师引领、理论培训、现场学习、主题活动、跟岗实践、学习共同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系统学习,32位优秀学员强化了自身的政策和法治意识,提升了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也进一步培养了创新开拓的精神。

镜头 3

乡镇教师精准提升弯道超车

去年的11月,12位经验丰富的城区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对全区11所乡镇学校,开启了“2016惠城区乡镇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他们开出选课菜单,由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课,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通过22场次的专题培训,1300多名乡镇教师成为受益者,学习到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礼仪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无独有偶。今年5月,小金口中心小学的徐香梅、林惠婵老师,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回顾惠城区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到该校开展 “2017年惠城区乡镇小学专题培训”的经历,并感言“受益匪浅”。

这两个案例,直接反映出惠城区对乡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事实上,除了这些专题培训外,惠城区教育局还充分依托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力量,积极开展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升乡村小学骨干教师的自身教学教研能力和校本研修的水平。

镜头 4

骨干教师职业梦想“亮”起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名师的教师,也不是好老师。对一名教师而言,成为名师、优秀教师,让自己有个更为宽广的施展空间,可以说是毕生的职业梦想。在惠城区,就是有着这样的机遇和平台,让每位教师,都站在了离自己梦想最近的地方。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惠城区每两年都会组织开展一次“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活动,注重对教育高端人才的培养。同时,还注意加强名师的引进力度,把外地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汇集到惠城来,为本地教师打开一扇“提升自我”的大门。

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拓展各种教师成长途径,如不定期邀请外地的教育专家、校长开展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到外地交流学习;开设 “名师及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帮助全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暖心政策增强教师获得感

为庆贺第33个教师节的到来,惠城区今天将举办隆重的教师节庆祝大会,对95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和嘉奖。据了解,近几年,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惠城区教育局加大了各类评选和表彰活动的力度。同时,为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增强爱岗敬业的物质基础,惠城区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暖心政策”,让全区教师都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奖励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7月1日,惠城区印发并实施 《惠城区教学教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以表彰奖励高考、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

发放偏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

2012年,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从教,促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惠城区政府同意对全区偏远地区公办教师实行特殊津贴,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2015年惠城区重新修改完善了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并于7月1日起实施。

实施教职工免费体检项目

为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该区实施公办学校教职工免费体检项目,这是区委、区政府实施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关心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惠及广大教职工的民心工程。

设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2016年3月25日,《惠城区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暂行办法》印发并实施。与此同时,《惠城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实施细则》也相应出台。根据文件精神,除为民办教师购买社保补助,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教师进行免费体检外,还安排2000万元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奖三补”工程,即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励、改建扩建校舍补助、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补助以及高层次教育人才补助。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关于江北西JBX11-01-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的公示

惠市规建公示〔2017〕266号受理惠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市国土资源局惠城区分局来函申请,我局组织编制了江北西JBX11-01-0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