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警方全方位打造区域安全网 “七一”期间惠州市社会治安安全平稳
民警在惠阳区塘吓卡点值守。
军警联合守护大亚湾石化区。
今年“七一”期间,惠州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挂点县(区)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到各个县(区),提前研究社会面巡逻管控、防控压案、清查整治、设卡查缉等工作,并先后启动三级、二级勤务响应,整合各警种力量加大投入,同时全警取消双休,全面启用科技信息手段,全方位打造出一张区域安全网。
据统计,全市出动社会面防控警力70449人次,检查车辆25046辆次,盘查人员26823人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7人。
尤其是惠阳、大亚湾两区,精心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全面强化重点单位、地段、区域的治安管控,最大限度压减各类违法犯罪,确保了刑事、治安警情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两区在重点路段设立10个“区域卡点”,严格盘查过往车辆。
惠州市各级公安民警不负众望,战酷暑、顶风雨,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换来了“七一”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的安全平稳,实现了既定工作目标,惠州警队不惧艰苦、迎难而上、战之能胜的风采尽显无遗。
惠阳警方悉数上阵24小时轮流值守5卡点
民警不惧酷暑主动认领任务
“车水马龙酷暑天,衣衫湿透露欢颜……”惠阳公安民警钟东在连续坚守10多天后,仍然以苦为乐,以诗抒怀。
这也是全体惠阳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连续的加班加点、顶着酷暑与烟尘、不顾有病在身、舍弃全家团聚、放弃休假……惠阳公安民警以忠诚坚守,换来了区域安保圈的宁静。
卡点“重点必查、逢疑必查”
惠阳警方在全区设立了5个安保卡点,其中塘吓派出所辖区两个、秋南派出所辖区1个、白云坑派出所辖区1个、沙田派出所辖区1个。
所有卡点均设在交通要道,大型、小型车辆川流不息。为确保卡哨真正发挥实效,惠阳警方全员取消双休,实行24小时轮流不间断值守,分局领导、机关、巡特警、派出所、协警等警力悉数上阵,“重点必查、逢疑必查”。而正式民警中年龄超过50岁的也不乏其人,只要领到值守任务,无人有任何怨言。
惠阳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闫健平每天必到所有卡点,现场察看设卡情况,风雨无误。每到卡点,他都鼓励民警。“我们知道大家很累,但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要看公安民警的忠诚!”这是闫健平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的一句话。
而在区域卡点启动前,闫健平分别带队深入三大片区,现场研究部署巡防压案工作,内容包括打击破案,以及重点地段、场所的巡逻防控等,为“七一”安保奠定了坚实基础。惠阳警方要的不仅仅是卡点的平稳运转,更要达到全区治安的进一步平稳。
区公安分局政委杨毅接受肛肠手术后,不顾“必须休息1周”的医嘱,术后第二天即赶到卡点值守。由于伤口处于恢复期间,不能落座,他就与民警一样站岗驻守白云坑卡点,只能利用深夜或中午时间,赶回医院打针、换药。
民警每天4班轮流,每班8人6小时
卡点设立的10多天,警力紧缺成为一大难题。如何既保证卡点正常运转,又不误日常工作?分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驻守卡点,民警则每天4班轮流,每班8人6小时。
酷暑难耐的天气下,多数民警年龄偏大,谁都知道坚守卡点的艰辛,但是在布置警力时,无论是机关民警、巡特警队员,还是派出所警力,无一人推脱,反而多数主动请命。
在抽调白云坑卡点警力时,分局发现警力不能满足需求,决定让国保大队再抽调4名警力支援,而此时经侦大队除了有案在身的民警和内勤人员外,几乎全部调出,大队领导班子4名成员主动请命,放下手中日常事务,补充到最为难熬的中班时段。虽然每隔一个小时就能休息20分钟,但是6个小时下来,大家甚至已经站不直腿、伸不直腰。
51岁的土湖派出所警长蔡来强身材瘦弱,平日负责社区警务工作,繁杂劳累。当得知卡点警力紧缺后,他主动要求参加卡点值守。6月29日,他来到白云坑卡点,按照安排,他手握微冲、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主要负责站岗工作。可是不到半小时,密不透风的钢盔就让脑袋湿热难耐,汗水顺着脸往下落,身上的钢板防弹衣也勒得他喘不过气来,握着微冲的双手酸疼不止。
“说实在的,有时真的感觉忍不住了,那种感觉根本无法形容。不过我知道,每一名战友都是这样坚持过来的,我是老民警,不能丢了惠阳警队的脸!”蔡来强对记者说,虽然允许有休息的时间,但休息后只要再站上10分钟,浑身就会感觉酸痛,真的到了坚持不住的时候,也会“偷偷懒”适当活动一下,甩甩手、弯弯腿、捶捶腰。一班下来,平时不大爱喝水的蔡来强居然喝了近20瓶水,衣裤都被汗水湿透了。
5个卡点中最为艰苦的可能是塘吓。这里道路不平,民警就运来砂石;没有休息地点,民警就立起伞棚,忍受着灰尘与烈日的双重袭击,无一人脱岗、离岗。
附近商户送绿豆汤等慰问公安民警
钟东是惠阳区公安分局白云坑派出所所长,也是惠阳警队公认的“诗人”。惠阳警方在较为繁忙的道路之一——— 平龙公路设立的区域安保卡点刚好位于该所辖区。白云坑派出所自然担负起卡点的后勤保障任务,从卡点启动以来,钟东每天必到卡点。就连老母亲的80大寿,他也只能请假两个小时,赶到惠东平山的大哥家,陪老母亲吃了顿饭。
白云坑派出所副所长曾志伟在所里连续值班24小时后,主动赶到白云坑卡点参加值守。就在他值守的6月28日,38岁的湖南人李某武吸毒后驾车经过该卡点,被民警查获并处以拘留。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惠阳民警坚守了整整13天、312个小时。附近的部分商户、企业主看到了,自发为公安民警送来绿豆汤、西瓜、矿泉水等,感谢他们的艰苦付出。
大亚湾全警一心全力筑牢安保防火墙
军警协同共保石化区平安
老民警龙毅患有高血压,在连续两个晚上通宵设卡后,第二天又顶着烈日酷暑参与巡逻;老民警陈惠聪、毛保寿,在单位人员少的情况下,带病连续10天设卡……
作为惠州市属地内“七一”安保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大亚湾警方共设立5个“区域卡点”,而且个个条件艰苦,民警饿了只能在路边吃盒饭,累了就坐在伞棚下的塑料凳上休息片刻。他们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强力度,全力以赴投入安保工作中,用忠诚的守护和无私的奉献有效确保了全区社会大局稳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保“防火墙”。
每日至少一半警力参与巡逻防控
大亚湾区公安局提前部署谋划,成立了以区管委会副主任、区公安局局长高伟东为组长的安保工作小组,并早在6月19日就组织局属各单位“一把手”召开了安保工作部署会,细化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通知,明确了各项安保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6月20日起,该局每日参与巡逻防控警力至少占到一半警力,全面加强辖区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并强化军警联动,联合边检站、边防大队、武警中队加强各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此外,为筑牢辖区安全屏障,该局在重点路段设立了5个卡点,每个卡点每班安排8名警力,组织警力开展24小时全天候武装设卡查缉工作。5个卡点紧靠路边,且车流量大,擦不干的汗水混合着灰尘往下流,用汗流浃背来形容绝不为过。
大亚湾区龙海二路过往货车、大型车辆居多。大亚湾警方的卡点就设在路边的草丛里,旁边几乎没有什么遮阳物,两个伞棚、一张桌子、几张塑料凳就是民警们休息、吃饭的地方。
“过往车辆多,烟尘非常大,有时呛得人喘不过气。”在该卡点值守的新西派出所所长戴家芳说,到了吃饭时间,值守民警只能轮流吃饭,第二轮吃饭的人常常会发现饭盒上落满了灰尘。
武警官兵参与石化区防护查缉
巡警大队老民警魏赖忠在设卡中被蚂蚁咬伤,身上多处红肿疼痛,但仍然坚持在岗执勤;新西派出所民警郑松宜连续设卡多日,在单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仍主动请缨顶班设卡,连续作战16小时;惠州港派出所副所长邱伟区患重感冒仍带病坚守岗位;西区派出所老民警陈伟标多病缠身,刚被诊断出糖尿病需要住院,家中还有近90岁的父母亲需要照顾,但他仍主动请战参与设卡;缉毒大队副大队长黄清,在破获一宗贩毒案件后返回单位途中发生交通意外,入院后几天血压一直升高,并出现头昏呕吐情况,该大队教导员方晓文主动请战,在落实好自己设卡工作的同时,顶替黄清上岗设卡……一大批前线民警、协警默默地为安保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大亚湾石化区的两个进出口,大亚湾警方联合武警官兵实行24小时把守,严查过往车辆。“我们这里每天都是严格盘查。"七一"期间增派了警力,联合武警官兵共同值班。”石化综合管理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许志勇介绍,此次有6名武警官兵参与石化区的防护查缉工作,他们像公安民警一样荷枪实弹、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值一班下来满身汗臭,衣服紧紧贴着皮肤。
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坐镇前沿
“七一”期间,大亚湾区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单位领导也没闲着,在严抓队伍管理、精心研究部署的同时,靠前指挥、精确指导、坐镇前沿,坚定了广大民警的信心。该局主要领导几乎每天一次深入一线,对各单位安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现场听取工作汇报,全程跟进各项重点工作。此外,为确保卡点人员、装备、查缉勤务等工作落实到位,局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到前沿指挥,同样每日深入各卡点督导检查工作,慰问前线民警。
正是大亚湾公安民警的坚守岗位、真情付出,确保了“七一”期间全区社会面治安平安稳定。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向宇鸣 李方伟 傅 灿 应德良 熊 伟
新闻推荐
口腔界专家现场分享新理念新技术 登士柏西诺德惠州口腔医院培训基地日前揭牌
▲登士柏西诺德惠州口腔医院培训基地揭牌。▲陈智在授课中。陈智与台下医生互动。7月2日上午,惠州市口腔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