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货物通关用时压缩三分之一 惠州海关关长陈锦华谈促外贸稳增长

惠州日报 2017-07-11 02:20

惠州海关关长陈锦华接受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记者姚木森 摄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汇总征税、企业认证、行政审批“一个窗口”……这些是惠州海关近年来一揽子惠企的“关键词”。惠州海关关长陈锦华日前接受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采访时表示,惠州海关将继续落实“通关再提速,服务在岗位”要求,全面深化通关改革,力争年底前较去年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推动惠州外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力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关键词 区域通关一体化

车辆通关节约两三小时

据悉,自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以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为企业带来“红利”,越来越多的惠州企业感受到通关便利、成本降低、费用节省。

“我们进一步加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广力度,实现企业自主选择任意现场办理申报,自主选择任意口岸、场站办理货物通关、提货及装运等业务,有效减少了转关成本。”陈锦华介绍,如三星、TCL集团、德赛西威等惠州市大中型企业,选择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报关单量和所占比例正逐月稳定增长。目前,据惠州市大多企业反映,该通关模式平均每辆车辆能节约2~3小时的通关时间,大约可节省300元通关成本,对于进出口量大的企业来说,每年节约相关费用将超百万元。

在深化关检合作方面,陈锦华说,惠州海关与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开展“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并从货运渠道拓展到快件渠道。“去年共实施"一次查验"171次,使得口岸运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通关手续及通关成本进一步减少。”

关键词 汇总征税

企业可“先进口后征税”

“我们将汇总征税模式与区域通关一体化有机结合,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惠州外贸企稳向好。”陈锦华告诉记者,汇总征税采用“先放后税”的征税模式,企业在进口货物通过时,凭借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可不再“逐票缴税”,而是先提货,再按月集中缴税,改变了以往“逐票审核、先税后放”的征管模式。

数据显示,从去年3月至今年5月,惠州海关共为6家企业办理汇总征税业务3629票,涉及税额8.17亿元。“特别是今年前5月,共办理汇总征税业务2187票,环比增长67.5%,涉及税额5.19亿元,极大助力外贸企业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通关成本。”陈锦华表示。

同时,惠州海关积极为企业办理减免税业务,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据统计,今年以来,惠州海关共审批减免税货值1.4亿美元,减免税款6278万元;新增减免税备案8份,审批用汇额度3205万美元。

关键词 通关福利

15家惠企获AEO高级认证

近年来,惠州海关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积极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措施良好的惠州企业实施认证,并予以通关便利。截至目前,中国海关已同新加坡、韩国、新西兰等33个国家和地区海关实现了AEO国际互认(经认证的经营者),惠州关区辖下AEO高级认证资质企业有15家。

陈锦华介绍,认证企业包括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在海关通关环节,一般认证企业将享受到较低进出口货物查验率、简化进出口货物单证审核、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等便利通关条件;高级认证企业在此基础上还可享受到海关在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或者办结其他海关手续前先行办理验放手续等。

“这些企业相当于在国际贸易中拿到一张"绿色通行证",享受包括进出口查验更少、通关更快、手续更简化等福利。”陈锦华表示,获得AEO高级认证的企业,每辆车平均节约1~2个小时的通关时间。

关键词 行政审批简化

一个窗口搞定报关申请

据悉,惠州海关二楼办事大厅设立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涉及企业注册登记、入境定居旅客安家物品审批、车辆注册等7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建立加贸、征税等业务一个窗口接单、出单制度。“以往这几项行政审批事项分散在通关、加贸、码头、企管等各个业务窗口,现在企业仅需在这"一个窗口"提交资料,即可完成相关申请。”陈锦华说,这项举措不仅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简化了办事环节,并且降低了办事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接下来将成立海关服务企业小分队,开展"主题讲座日"等活动,切实把服务做到企业 "家门口",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外贸企业发展,助推惠州外贸结构转型优化。”陈锦华表示。本报记者杨 熠 通讯员周 希 孙志亮

新闻推荐

先行探索防雷减灾经费保障机制 省人大到惠检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实施情况

本报讯(记者袁畅实习生林靖凯)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阮日生率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到惠开展《广东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