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1亿元改造升级百条内街小巷 惠城通过系列整治和改造行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东江时报 2017-06-22 22:59

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陈美君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惠城区作为中心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主战场,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助力惠州市实现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目标?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介绍,惠城既重视文明创建的结果,更重视文明创建的过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不动摇,通过完善基础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进行打动人心的公益宣传,提升城市整体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

基建

建设3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

“我们将通过解决老百姓身边息息相关的事情,来实现创建惠民,不断提高群众幸福度和满意度。”林利育说,惠城将继续启动文明城市“专项整治行动”,制定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集贸市场、社区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成果,为广大群众营造舒适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惠城也将加大对内街小巷的改造力度。林利育介绍,惠城有100多条内街小巷需要改造,以前是一年修10条左右,修完要10年。去年以来,惠城加快改造速度,通过“PPP”模式,投资1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惠城100多条内街小巷的改造升级。

“内街小巷的改造升级,不是简单地铺上水泥硬底化,还要营造文化气息,还原文化底蕴。”林利育说,如不仅修路面,还修立面,种上花草,装上路灯监控,街角摆上几张石凳供居民休闲,各种线路埋入地下等等,让内街小巷环境提升。

除了城市,惠城还将文明创建延伸到农村。惠城将投入4.53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180座、改造6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推进“三宜”新农村建设,今年完成墩子场村、三洲村及黄沙洞村至大岚河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规划编制,全年打造“三宜”新农村示范点3个。

管理

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整体水平

“城市就像工艺品,没有细节就没有档次,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精细管理,就缺乏吸引力。”林利育说,惠城将通过精细化和严格的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培养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

惠城区目前正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智慧城市,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如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惠城区启用了环境卫生网格化应用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以镇(街道)为环境卫生管理主体,以村(社区)为网格化管理单位 (具体检查考核对象),明确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和责任,通过网格化管理及协调、督促、排查、整治,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惠城区爱卫办每半个月对全区各个村(社区)都进行检查和暗访,通过村(社区)检查考核得分情况,把村(社区)的检查考核结果分为合格(绿色)、预警(黄色)、不合格(红色)3个等次,并根据村 (社区)检查考核等次得出镇(街道)环境卫生检查考核等次。根据考核等次,镇(街道)、村(社区)责任人将限期进行整改。

“我们把这个系统称为环境卫生的"晴雨表"。”林利育说,不仅可以实时掌控全区卫生状况,还能落实属地责任,及时整改。

宣传

拟拍麒麟动漫公益广告剧

大幅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惠城区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创新载体,在城区唱响主旋律,树立崇德向善新风尚,使市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来。

林利育说,以前的宣传,多是挂横幅,贴海报,虽然直接但效果不是太明显。惠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新载体,注重情感上的教化,通过深入民心,引起共鸣,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识,形成全区共参与、全民齐努力的浓厚创文氛围。

目前,惠城区已经拍摄了电视形象宣传片《大美惠城》,还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了《公德惠城》、《仁义惠城》、《慈孝惠城》三部公益“微电影”宣传片,这些宣传片接下来将在社区、户外LED广告屏播放,广泛传递正能量。

今年,惠城还将加强公益广告宣传,计划创新制作以麒麟为形象的动漫公益广告剧,该剧共20集,每集30秒,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体现安全教育、文明举止等主题,目前麒麟的动漫形象正在设计中。

除了公益广告,惠城还将通过文艺作品传递正能量。今年,惠城将制作一部以赵喜昌为原型的剧目 《一缕阳光》,通过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将惠城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以前一周买不了一次猪肉,现在两三天能吃一次” 彩虹社工“二斤猪肉助困”贫困老人凭券领取改善伙食

第二期“二斤猪肉助困”计划启动仪式上,贫困居民代表领到了爱心猪肉券(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摄对于许多收入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