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周买不了一次猪肉,现在两三天能吃一次” 彩虹社工“二斤猪肉助困”贫困老人凭券领取改善伙食

东江时报 2017-07-03 22:44

第二期“二斤猪肉助困”计划启动仪式上,贫困居民代表领到了爱心猪肉券(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对于许多收入正常的家庭来说,每天有肉吃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市区桥东的一些老旧社区里,有一群老人,他们长期缺少肉食,有的甚至因此导致营养不良。惠城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总干事李雪玲在2013年开始关注到这一情况,并于2014年9月发起了 “二斤猪肉助困”计划,为桥东老城区的50多户困难居民提供每人每月两斤的爱心猪肉。该项目到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三期了,目前正在筹款中。该计划获得了2016—2017年度惠州慈善项目奖。

缘起

一对老人每月4元伙食费让她心酸

出生于1986年的惠阳妹子李雪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性格温和,说话温柔。可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对社工工作有着无比的执着与坚持。2009年于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李雪玲一直都从事慈善和公益行业工作。她曾获得第三届 “广东省社工之星”、2015-2016年度惠州慈善人物奖荣誉称号。

李雪玲发起这个项目的缘由,还得从2013年说起。那一年,李雪玲从广州辞工回到家乡惠州,当年5月,她加入惠州市惠城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谋划和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人谈起,惠州摩登大楼背后的老房子里有不少贫困人群。为此,2013年7月,李雪玲带领团队开始深入探访桥东老旧社区贫困人家,了解贫困家庭的家庭情况及需求,建立家庭档案,制定跟进帮扶计划和工作方案。

在惠州市慈善总会的指导和协助下,彩虹社工先后策划实施了“摩登楼下贫困家庭圆梦项目”,“老朋友”贫困老人社区支援项目,通过整合爱心公益资源,有效帮助困难群体解决温饱、健康、上学、安居等各种困难和问题。

随着项目的开展和探访的深入,李雪玲和社工们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桥东有一对老夫妇,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每天只有大约4元的伙食,几乎每天吃青菜,肉类的摄取量极少,导致两老严重营养不良。其他贫困家庭也存在营养缺乏的情况。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膳食无法保障,部分家庭每天只是吃青菜或者咸鱼等耐放的菜,新鲜肉类的摄取量极少,缺少基本的营养需要。

触景生情,李雪玲和团队萌生了一个想法:让这些贫困老人能够吃上肉!

实施

贫困老人凭爱心券领取新鲜猪肉

根据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标准,老人每天摄入肉类量在50克为适宜,因此每月两斤猪肉,可帮助一个老人改善膳食营养。2014年9月,彩虹社工启动了第一期“二斤猪肉助困”计划,联合爱心企业和公益团队,为桥东街道35名困难老人提供每人每月两斤爱心猪肉,以改善贫困老人的营养状况。社工安排志愿者每个月去探访并且将猪肉券发给老人。贫困老人可凭爱心券到土猪档口领取新鲜猪肉,每张券可领取0.5斤,每月4张券,共计每月两斤猪肉。截止2016年2月,共计35名老人受益,共发出820斤猪肉。

第一期“二斤猪肉助困”计划结束后,为了延续这份爱,让更多贫困家庭受益,2016年3月,李雪玲带领团队开展了第二期“二斤猪肉助困”计划,为惠城区桥东街道5个老旧社区共55位贫困居民(包括失独老人、空巢老人、精神障碍人士、孤儿等),筹集一年的爱心猪肉募集善款,帮助贫困居民改善伙食。

为更好地解决资金问题,彩虹社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众筹,目标是37790元 (含猪肉费用和节假日组织活动费用等)。活动发起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心捐助。截至2016年4月12日,共有4919位爱心人士参与众筹,筹到善款29073.93元。与此同时,爱心企业、志愿团队和个人也都踊跃捐助。“二斤猪肉助困”计划共筹集善款39423.93元。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第二期共发出1320斤猪肉,让55名贫困居民受益。

“二斤猪肉助困”计划不仅关注贫困居民的伙食营养,也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社工和志愿者每月都上门探访受助居民,除了给他们发放猪肉券,还会跟他们聊天,了解情况,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个案服务。另外,社工还在端午节、中秋节、冬至、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受助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扩展他们的社会关系,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新闻推荐

“展昭 ”何家劲10年惠港情

何家劲坦言,在展厅与游客合影会让他非常开心。何家劲版的展昭剧照。《东江时报》采集何家劲参加公益活动慰问环卫工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