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刚完3投资机构抛来橄榄枝 整个科交会期间约有百个项目路演亮相

东江时报 2017-06-24 22:57

共计约百场路演在科交会上轮流亮相。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患者提供诸如助力、保护、身体支撑等功能。

这款康复机器人能让偏瘫患者恢复80%的行走能力。

兰州大学研发的云式空气净化技术。

东江时报讯 记者王照冰 “如果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在场下和项目推介人深入交流……”自6月22日上午10时10分开始,科交会期间共计约百场的路演在科交会上轮流亮相,不少路演项目引起了观众和投资机构的兴趣,路演现场热火朝天。

“你们这个项目现在有没有商业化?”“你们融资主要是想做什么用?”在路演现场,听完台上的项目介绍后,台下出身投资机构的评委纷纷提问,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整体转让(技术转让)到合作开发,从技术许可到技术入股,各项目推介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要求。当不少项目推介人走下舞台时,台下有兴趣的观众会快速地跟上,递名片、加微信好友,就技术或商业问题进行更深入交流。东时记者在路演现场观察到,虽然因为项目较多而分设了3个路演厅,但每个路演厅都座无虚席,不时有观众跟着项目推介人走出,也不停有观众从外面进入坐下,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昨天晚上谈了一场,今天上午谈了两场。”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桂财告诉东时记者。在此次科交会路演上,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介了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路演结束不久,已有3家投资机构表示感兴趣想进行合作,而且也已经开始了进一步深谈。李桂财介绍,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不久后将入驻惠州。“我们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预计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在惠州开始进行研发工作了。”李桂财说。

东时记者了解,和普通展会不同,此次科交会现场共设置了3个路演厅,高校除了可以展览科技项目,还可以在这3个路演厅进行现场演示,清晰地表达、演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路演地点分别安排在会展中心3楼的3号和4号馆,路演于6月22日上午10时10分开始,将于6月24日中午12时结束,共有约百个项目在现场进行路演。据了解,而这些路演项目都是当初各高校推介的几百个项目中精心筛选出来的。

路演声音

“企业更多的是面向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而高校做的更多的是产品研发,科交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把高校研究的产品跟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把科研产品通过企业推广到市场,服务老百姓。参加本次科交会,我们也希望找到一些有意向合作的企业、高校,把这个系统广泛推广到市场。”

——— 北京邮电大学讲师朱孔林

“路演对项目来说,起到了一种推广和宣传的作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专业投资机构和企业能够参加路演。”

——— 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桂财

“很感谢能有展示的机会,觉得自己也获得了很大的锻炼。”

——— 浙江大学学生毕争、李哲越

“我是第一次观看企业项目路演,原本以为路演、项目投资离自己很远,但这种方式让我对投资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果有机会,也想以合适的方式进行项目投资。”

——— 企业代表王笑正

项目

1

无线充电供电

当你看到家中缠绕在一起的电线时,是否会发出 “如果家用电器能像WiFi那样,不需要电线就好了”的感慨?在路演中,重庆大学带来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装置可实现无线充电、供电,目前已经用在电动车、移动机器人、水下电能传输等多个领域。生活中常用的榨汁机和电饭煲已经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路演项目发布者、重庆大学博士王智慧告诉东时记者,这种技术是重庆大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所研发的,2003年重庆大学就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套无线供电装置,到2015年完成国内第一条不停车无线供电车道示范系统建设,汽车能边跑边充电。

王智慧介绍,因为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强、低维护性等优点,无线供电的运用范围非常广,可以用在电气化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生物体内植电装置等。“比如水下的景观灯,如果运用这种技术,它就不用和电线接触,一旦坏了要更换时,不用担心电线漏电,也不需要把水放掉再维修,十分方便。”王智慧说该项目是利用高频电磁实现电能从发射端到可移动用电设备间进行无接触传输的电能接入及传输新技术。“如果未来手机行业有了统一标准,我们也愿意把这项技术用在手机上。”

在王智慧做完路演后,马上有企业递上名片求关注。“两天的展示已经有好多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王智慧说,当前国内高校内虽然有很多世界前沿技术,但缺乏和产业及市场的对接,无法实现转化。他认为此次科交会的举办,正好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无论是对企业还是高校而言都非常好,“感觉到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科技转化,科技创新必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

项目

2

康复机器人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展区,一款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吸引不少人的关注。在昨日路演中,该校教授帅梅介绍了这一造福下肢行动不便患者的科技利器。

帅梅介绍,这款名为大艾的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外骨骼助力装置,穿戴在患者下肢外部,为患者提供诸如助力、保护、身体支撑等功能,同时又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获取、移动计算等机器人技术,使得该机器人能在操作者的无意识控制下完成助力行走等的功能和任务,是典型人机一体化系统。

“这是一款非常专业的康复机器人,能让脊髓损伤患者重新站立行走,更能让偏瘫患者恢复80%的行走能力,让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有屈髋屈膝功能,对未来康复非常有帮助。”帅梅介绍,这款机器人打破了传统一对一康复模式,除了能精准调节外,还能重塑人的功能。

“这种方式是对脑卒患者和脊髓损伤患者唯一有效的下肢康复手段。在临床实验中已经得到了这种唯一有效性。它提高我国康复的水平,也是我国首个改变运动康复训练的设备。”

帅梅介绍,这款机器人已经获评北京市创新医疗产品,全国首个二类创新医疗产品,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最后阶段,将于九月份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领先同行2~3年的时间。

据介绍,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分医用和民用。让下肢残障人士能正常行走,用人工智能把大爱带给更多弱势群体。

项目

3

云式空气净化技术

面对空气中的PM2.5收集难问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王博从云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启发,研发了“云式空气净化技术”。

在昨日的路演中,兰州大学发布者介绍,该技术通过构建过饱和水汽环境,水汽以细颗粒物(PM2.5)作为凝结核迅速团聚,并通过特殊设计让整个降雨过程在超重力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实现对细颗粒物的高效收集,对0.01-2.5μm的超细颗粒物的收集效率达到99%以上,而且成本低,不需要滤料,耗水量少,无二次污染。云式空气净化技术已在中国石化集团催化剂分公司、广西钦州陆海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华能电力集团海门电厂、陕西富平生态水泥公司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通过多次第三方检测。

而在民用领域,云式除尘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室内空气净化、建筑新风系统、餐饮油烟去除、道路扬尘治理等。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王照冰 范文燕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新闻推荐

“将科研成果播种在祖国大地上” 首届中国科交会缔结“惠州之恋”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跨入新阶段

6月22日,中国首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惠州会展中心开幕,《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左二)跟随广东智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