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食品有问题请拨12331 又到食品安全宣传周 多个主题活动等着你

东江时报 2017-06-30 22:47

昨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现场工作人员教市民辨别食盐真假。《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许魁 昨日,2017年惠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即日起至7月13日为食品安全宣传周,市民可参加惠州市多个职能部门分别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关注食品安全。

20多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接受市民咨询

活动启动仪式之后,市食安办、公安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与渔业局、粮食局等全市20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食品安全专家现场接受市民咨询。

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前段时间我在江北望江市场买了一包紫菜,浸泡后发现水的颜色呈深紫色,换了几次水后还是紫色,我担心这紫菜是假的,不敢吃就直接丢掉了。”家住惠城区南湖的邓女士来到现场咨询。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不能单纯通过颜色来辨别紫菜的真假,由于紫菜含有天然色素,溶于水会脱色,给人脱色的假象,该工作人员建议市民怀疑购买的食品有问题不要恐慌,可向市、县(区)各级食药监部门咨询或投诉 (投诉电话:12331)。

邓女士告诉东时记者,她尤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今年清明节前她在惠城桥东买了一大包盐,但发现这盐比较咸,她担心买到了假盐。而她的疑虑在得到盐务局工作人员的解释后,很快就消除了。“市民只需看防伪标识、看有无折痕、看生产日期、看编码是否重号就能辨别盐的真假。”盐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合格碘盐防伪标识粘贴位置方正规范,包装袋两侧平滑饱满无折痕,生产日期手擦可褪色、编码不重号;而假冒碘盐防伪标识粘贴有偏差、不统一,或有折痕、甚至折痕明显,生产日期屡擦不褪色。

“土榨花生油不一定安全”

同样是在市食药监局咨询台,东时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对花生油进行快速检测,只见工作人员从一个矿泉水瓶装着的花生油中取样5ml,然后加入黄曲霉毒素稀释液,大力振摇后静置几分钟,再放入白色微孔和红色微孔中静置,最后工作人员将测试条插入红色微孔中进行第二步反应,几分钟过后,测试结果呈现阳性。

“这说明这花生油有很大的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可能,但具体超标多少还需做进一步的定量检测。”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告诉东时记者,黄曲霉毒素经常出现在土榨花生油中,土榨油是毛油,属初级油产品,未经过提炼和处理,香味比超市中销售的罐装花生油要浓。“超市中销售的花生油经过处理提炼、多次过滤沉淀吸附,油的香味会淡一些。”该工作人员说,南方湿热天气,食物容易长黄曲霉菌,而黄曲霉菌代谢物就是黄曲霉毒素,市民认为土榨花生油是安全的,其实是误区。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是否超标的检测,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出检测结果。

相关链接

食品如何掺杂掺假 可实地观摩

东时记者了解到,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后,即日起至7月13日,市民可参加惠州市多个职能部门分别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系列主题活动。

如6月30日,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举办“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主题日”活动,邀请公众深入蔬菜大棚、养殖鱼塘、检测实验室等生产监管一线,感受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展等活动。7月12日,市粮食局开展“粮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公众介绍粮油安全保障技术,邀请公众参与互动交流等活动。7月13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举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社会公众走进实验室,实地观摩检验食品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的新技术、新手段。

惠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惠城区人民政府协办。 骆国红

新闻推荐

行人少的路口红绿灯能否改成手控? 交警回应:已经在监测人流和车流 将根据数据优化路口交通方案

东江一路与水北七路交会处,右转车辆需等红灯,有车主认为设置不合理。《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献策者:何杰峰身份:普通车主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