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自主研发技术将亮相科交会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采取新思路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惠州日报 2017-06-05 04:09

中大惠院名片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中山大学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范围涉及化学、化工、医药、材料、环保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6月22~24日,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将在惠州举行。截至6月1日,报名参会的高校已达291所,其中162所高校参展。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作为惠州首家新型研发机构,对参展此次科交会有何期待,又将展示哪些科研成果?

参展技术成果全为自主研发

据中大惠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院有固定研发人员近80人,其中博士团队15人、专业工程师30人;另有签约科技特派员15名、特聘教师52名,专业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等。在本届科交会上,该院将携纳微胶囊技术、3D打印高分子材料、工业源有机废气治理、室内空气净化材料、机器人润滑材料和海洋防腐防污涂料共6项科技成果参展。

“参展的技术成果凝聚了我们多年的付出和汗水,是我们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比如,纳微胶囊技术就是将活性物质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该负责人介绍道。

“海洋防腐防污涂料作为功能性材料,除了对海水环境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外,还具有防止海洋生物及菌类附着生长的功能。我们研发出来的这种超渗透性防水材料,就是以自抛光或低表面能树脂为主要成膜材料,同时配以高效防污剂、功能助剂、高性能材料等制备出一种高效的防腐防污涂层。”该负责人说。

希望6项科技成果找到“婆家”

据该负责人介绍,作为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院不采用传统的科技研发机构行政化管理模式,而是用企业化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摆脱以往个别科研“政府是投入主体、领导是主要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旧模式,有效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我们没有体制养人,而是有一条看不见的鞭子赶着项目部跑。”该负责人说,正是因为这种市场化导向的运作方式,该院曾获大亚湾前3年近1500万元硬件投入。中大惠院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很快开始反哺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服务企业方面,中大惠院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等20多家石化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为企业节省研发经费达3000万元。

经过4年发展,中大惠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拥有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发明专利120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美国专利1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本次参展科交会,希望将上述6项成果对接企业,为我们的技术找到"婆家",把我们的技术更好地推广出去。”该负责人说。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男童只会叫妈妈原是患有自闭症 医生:自闭症越早纠正越好,父母养育特别需要耐心和方法

儿童孤独症俗称自闭症,患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不幸患上自闭症的孩子,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