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仪式感奢侈生日会有必要吗? 网帖《爸妈默泪,幼儿园里的名利场》引热议
有的家长给孩子举办隆重的生日派对。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篇《爸妈默泪,幼儿园里的名利场》在朋友圈热传。文中讲述,爸妈为孩子办的生日会,办得比婚礼还隆重,生日会仿佛成了家长互相攀比的名利场,以致于小朋友跟家里说如果不邀请同学,就会被嘲笑“过不起生日”。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如何正确面对孩子过生日这件事?
网友
生活层次不同,不要盲目攀比
文章《爸妈默泪,幼儿园里的名利场》讲述了一位妈妈为了给孩子办生日会,邀请孩子班上的同学和家长们来家中做客,没想到让她“当场崩溃”。她给孩子办生日会只准备了蛋糕和小礼物,但来的两位家长带来了数千元的生日礼物,并告诉她:她们班第一个过生日的小朋友,是带全班小孩去了马术俱乐部过骑马生日会。从此,“战争”升级了。第二个孩子的生日会,父母包了儿童剧场给娃们演童话剧;第三个孩子的生日会,去了五星级酒店,租了巨大的充气城堡;第四个孩子的生日会,自家别墅不用,特地去租了带大草坪的独栋别墅,请了公关公司组织会场,有小丑、主持人、舞者、烧烤派对……弄得小朋友跟家里说如果不邀请同学,就会被嘲笑“过不起生日”。
对于这样豪华的生日会,网友“维他命菲c”直指:“这种风气真的不好,确实需要改正了。家长也该自醒,要给自己的孩子正确的教育观。”网友“琳子_Yokia”则认为:“消费得起,为什么要去批判?”网友“螃蟹请稍等”说:“人家小丸子也去花轮同学的生日会呢。花轮没炫富,小丸子没攀比。花轮请吃大餐,小丸子回请饭团,都是家长的心意,量力而行,挺和谐的啊!”网友“苏格912”诉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上海工作的一个月里,会所接待过两次儿童生日宴,都在10桌以上,单桌光菜价就在1万元以上,还有组装的小型游乐场,旋转木马……其他还有酒水、饮料、服务费……”“苏格912”认为,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儿,生活的层次不同,还是不要盲目攀比。
父母
担心不办生日会,孩子有想法
市民李女士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见过非常隆重的孩子生日派对。“很多孩子参加,叫了一套下午茶,还有人来家里装饰糕点,就差角色扮演出席了。”市民小刘则在一家儿童餐厅见过一场如明星秀般的生日派对:墙上四处有气球装饰,各种小蛋糕饮品摆满了桌子,角落堆满了生日礼物,前来参加聚会的有大约10个家庭,众人夹道欢迎,在主持人的介绍下,一个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坐着一辆玩具电动“豪车”隆重出场。市民小依参加过朋友孩子的生日派对,场面盛大,为此她还特意准备了价格不菲的生日礼物。“似乎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到了下次自己办,也不能办得太寒酸。”
对于此类做法,市民豆豆并不十分赞同。豆豆的女儿3岁了,豆豆更看重的是一家人热热闹闹、有说有笑地一起给孩子过生日。她认为,热闹、隆重的生日派对,大人张罗着举办一次还好,但年年如此办挺烦的。“如果下次不办生日聚会,孩子可能会有想法,觉得妈妈不给我办生日会是不是不爱我了?而且我也担心,孩子上学后,如果班上的小朋友都在搞派对,自己生日不搞派对,会有情绪。”
市民魏女士则表示,从来没为儿子办过生日会,平时都跟小朋友一起玩就挺好的,小孩也开心,没必要非得到了生日才邀请一大群孩子到家里玩闹。
心理咨询师
孩子生日派对主角应该是妈妈
对于一些家长为孩子举办奢侈生日会,惠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宋华说,他也亲历过。4年前,一位朋友给3岁的孩子举办了一场生日会,租下五星级酒店的一个大场地,邀请了许多亲戚朋友和孩子,举行了海鲜自助餐、表演等活动,生日会很气派,场面和费用不亚于普通人家的婚礼。这种奢侈生日会,在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中有时也会出现。但蔡宋华认为,孩子的生日会应该简朴庄重,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容易,孩子生日这天的主角应该是妈妈。百善孝为先,生日当天,孩子应该要感恩父母,有了父母才会有自己。
孩子生活中除了有温暖阳光,还要有黑夜寒冬
作为一个男孩的父亲,蔡宋华认为,孩子在16岁之前,特别是男孩子,一定要穷养,从小就艰苦朴素,不能想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挣钱养家不容易。从小就要给孩子定下一些规矩,一些需求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挣取。比如想要一件玩具,就应该付出一些劳动,干家务活,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
作为家长,也要学习怎么做父母,要学会真正地爱孩子。孩子小时候吃过苦,长大后就不怕苦,也不怕困难,这有利于孩子成长。“孩子的生活中,除了有温暖、阳光外,还要有黑夜、寒冬,这样孩子才能成才。”
蔡宋华建议,给孩子过生日,可以过得有意义一些。比如可以到郊外亲子游,让孩子接近大自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以给孩子送一个储钱罐作为生日礼物,让孩子从小学习理财。还可以办一个小范围的家庭生日会,把孩子出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做成APP,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孩子生日会,就是让孩子过得有意义,而不仅仅是享受。”
微言微议
“计较的小孩子也是因为家长没教育好。我小时候周围也有有钱的同学,但我也没问家里要过,不卑不亢,保持自己个性呗!” ——— “GumaOma”“换成我,我可能会在家里提前准备好气球、水果、甜点,和孩子自己动手准备生日小聚会,比较有意义。”
——“IamNanna”
“自己的钱怎么花当然是自己的事儿,但从礼节上讲,也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别人造成压力,尤其对别人孩子的价值观有影响时更要考虑,否则就是自私。”
——— “九渝居士”
文/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图/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戒员现身说法宣传拒毒防毒 惠州市多部门联合举行虎门销烟纪念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李艳谊)市禁毒办、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妇联、市禁毒协会日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