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古码头名气 修翟氏大宗祠

惠州日报 2017-06-14 03:42

▲历经近200年风雨,翟氏大宗祠有些地方已破损。

▲翟氏大宗祠二进少了一个镬耳山墙(红圈处)。

▲泊头古码头遗址。

博罗县园洲镇义合村的清代翟氏大宗祠,是惠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近日,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宗祠里商量维修翟氏大祠堂的事宜。“我们准备筹集一笔资金给翟氏大宗祠进行一次大维修,让大宗祠恢复原来模样。”村里69岁老人翟少波说。在祠堂一侧,有一张翟氏大宗祠维修后的效果图。

为何要花重金维修翟氏大宗祠?原来,这除了能让翟氏族人有一个更好的地方祭拜先人,让村里老人有一个活动场地外,还与去年在离翟氏大宗祠约500米处挖出3处古码头红砂岩台阶有关。这个古码头,据说是当年苏东坡去罗浮山上岸的地方。“我们要让更多游客了解这里的历史。”翟少波说。

宗祠有近200年历史,一个镬耳山墙曾被日寇炸掉

翟氏大宗祠门前是两根粗大的花岗岩前檐柱,花岗岩连枋上是两个雕刻精致的瑞兽。花岗岩鼓台、灰塑龙船脊、两侧高大的镬耳山墙,让这座建于清光绪四年(1824年)、有近200年历史的翟氏宗祠,呈现出不一样的气势。

翟氏大宗祠的前檐廊设斗拱、驼墩,梁架上有诸葛亮三顾茅庐和空城计的立体木雕,上面还雕刻有花草、鹌鹑等图案。地面、门墩、墙襟都是采用花岗岩材料,说明当年修建祠堂时选料非常用心。

近200年风雨,加上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祠堂炸烂了两次,一个镬耳山墙也被炸掉了,虽经过多次修补,但翟氏大宗祠还是有不少地方破损。村干部翟柱勇表示,这次维修是个大工程,要重新修瓦面,打磨墙壁,被炸掉的一个镬耳山墙也要补修回去,恢复原貌。

园洲镇政府计划把古码头建成公园

离翟氏大宗祠约500米的地方,就是传说中苏东坡去罗浮山的上岸处。这个地方原来叫泊头,是一个古圩镇。新中国成立后,泊头村改称为义合村。《博罗县文物志》中也有关于泊头镇遗址的介绍,认为义合村是当年的泊头镇遗址。

被挖掘出古码头红砂岩台阶处,现在是一块空地。一棵110多年的大榕树旁有一块挖掘地被护栏围了起来,不远处,还有一个被护栏围了起来的地方。翟柱勇说,被围起来的地方,是挖掘出来的红砂岩台阶的古码头遗址。古榕树下,摆放着一块写着 “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 泊头古码头遗址”的石碑。经专家考证,这里或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罗浮山游玩时的登岸点。

原来,泊头村边上有一条东江支流——— 沙河,沙河在泊头村附近形成一个浅滩,浅滩设有一个码头,过往船只都在这个码头靠岸。古时交通不便,多数人登岭南名山罗浮山时都会坐船至此停泊,再由陆路前往罗浮山一游。翟少波说,儿时大榕树前还是河涌,岸堤边还能见古石堤。河边有码头,用于停船上下客,或装卸货物。

离挖掘出红砂岩台阶的旁边,是一道青砖古围墙。围墙边,有镬耳山墙的门楼,门楼不远处有一条青石板巷道。这条青石板路分两层,青石板下面一层是红砂岩条石。这条青石板巷道直接通往古圩镇。青石板路两侧随处可见红砂岩条石墙基的青砖建筑。据悉,园洲镇政府计划把古码头建成一个公园。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通讯员杨 可

新闻推荐

“木瓜公”结果,罕见

“木瓜公”结果。本报记者陈春惠翻拍本报讯(记者陈春惠)近日,家住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的李秀良,在家附近池塘边发现了一棵长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