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蓝”缘于保生态敢动真格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大亚湾区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1%,今年1~4月为98.3%。
一提到石化区,大多数人往往想到的是烟囱林立、异味刺鼻。然而,大亚湾区却以“天蓝海阔、绿韵满城”,打破了通常人们对石化区的刻板印象。可以说,“大亚湾蓝”已成为该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事实上,奋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大亚湾区,不光项目云集、巨头集聚,而且炼油这一块目前仍占据产业链的大头。按理说,比起一般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石化区,其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大、困难更多。但大亚湾区逆势而上,以“宁可舍弃财税也要碧水蓝天”的决心和定力,营造了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经济与生态比翼齐飞的发展局面。大亚湾区的成功实践再次说明,绿色发展须有定力,环境保护要敢动真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彼此对立,而是可以统筹兼顾、有机统一的,即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能停留在嘴上说说和光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有定力、敢动真格。保护环境绝非不要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中保护。现实中,一些地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为何总是得不到有效遏制?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表面上重视环境保护,实则不重视,只看重经济堆头的做大。
日前,大亚湾区因在2016年为期3个月的环境执法大练兵中表现突出,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04宗,受到环保部通报表彰;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查封扣押4宗,立案101宗,同比上升134%。近年来,大亚湾区大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一方面全力消除环境隐患,通过部门联动、交叉执法,严格落实“三个一批”(即淘汰关闭一批、整顿规范一批、完善备案一批),彻底解决了一批环保重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制定“招商图谱”,修订评估办法和标准,对项目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制度,2014年以来一票否决53宗项目,涉及投资额400多亿元。这背后,是在保护环境上的动真格、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定力。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保护需久久为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脱离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只能是“竭泽而渔”。切实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手软、敢动真格,久久为功,自觉保持绿色发展定力……这样,“大亚湾蓝”必将历久弥新,打造惠州发展“蓝色引擎”、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指日可待。 (白 璐)
新闻推荐
全媒体宣传引导凡人善举频上演 惠州市将宣传“好人365”和“好人之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好人365”,一天一个好人故事,展示真善美的力量。截至6月15日,“好人365”已经刊出1013期。寒暑交替,“好人365”栏目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