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法官去年人均结案数增44.7% 惠州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去年,惠州两级法院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司法改革试点单位。一年多来,惠州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昨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中级法院《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通过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两级法院办案力量明显增强,一线办案法官人数从186人增加到268人,增长44.09%。去年,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228.63件,同比增长了44.7%。
市中院组建23个新型审判团队
为确保“放权”不“放任”,市中院先后制定了主审法官和合议庭案件分配、裁判文书签发等审判权运行规则,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确保审判权运行更加符合司法规律。
市中院院长胡鹰说,市中院率先在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法院中择优选任54名主审法官,组建了23个新型审判团队,并于去年5月开始按照新的团队组建模式和工作机制试运行;全市法院先后共组建了151个新型审判执行团队,逐步落实扁平化管理,大力提升审判执行效率。
通过改革,长期以来存在的审判分离、权责不明、层层审批、请示汇报等司法行政化问题正逐步解决,法官审判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截至6月12日),市中院97.02%的裁判文书由审判长直接签发结案;全市法院院庭长受理案件20512件,占总受理数的46.69%,承办重大复杂疑难案件2256件,同比增长94.82%。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主任徐冠添建议,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办案质效,加强对审判权运行状况的分析研判,科学核定法官工作量和办案饱和度,合理调配审判力量,同时,进一步选准配强以法官为中心的新型审判团队,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司法办案能力。
改革后一线法官年人均结案228.63件
法官员额制改革是实现人员分类管理的核心和基础,目的是要让优秀审判资源集中到审判一线。去年12月,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批准,全市法院完成了首批268名员额法官的选任工作。
改革前,一线办案法官人数(不含庭长、副庭长)为186人,改革后增加到268人 (含入额庭长、副庭长),增长44.09%。改革前,全市法院年结案数为43223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158件;改革后,全市法院年结案数为62417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228.63件,增长44.7%,与去年全省法官人均结案数相比,高出69.96%。
胡鹰表示,通过改革初步实现人员分类管理,以入额法官为核心,对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进行分类,按照“定岗定员定责”的思路,分别制定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考核办法。同时,陆续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审判辅助人员,初步建立起以法官为核心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通过法官员额制和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让优秀人才逐步回流审判一线,司法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徐冠添建议,加紧完善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绩效奖惩、晋级晋升和遴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应对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郭敏骆鸣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欧阳德辉)为加快推进大亚湾区分级诊疗工作,日前,中大惠亚医院和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