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中首次发现上颌有14颗牙齿 误闯大亚湾抹香鲸骨骼标本在厦门完成试拼 ■追踪报道

惠州日报 2017-05-02 05:49

▲250多块骨头拼成抹香鲸的骨架。

▲抹香鲸的左鳍骨。

▲肋骨。本组图片由童慎汉团队提供

250多块骨头拼成约10米长的骨架,除了上下颌骨、椎骨和肋骨,还有61颗牙齿……日前,在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执行馆长、厦门市水陆生物研究所所长童慎汉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个多月前在惠州市大亚湾海域死亡的抹香鲸,母体骨骼标本已在厦门完成试拼。

据悉,抹香鲸最后的骨骼标本以及后续鲸皮的标本制作等,预计各需要三四个月。

进展

抹香鲸骨骼标本试拼完整

3月15日凌晨,一头在深圳海域受伤后游入惠州大亚湾海域的抹香鲸,在大亚湾海域搁浅死亡。随后,抹香鲸在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完成初步解剖,内脏部分在惠州市冷冻封存,抹香鲸肚子内的胚胎已制成浸制标本。此外,抹香鲸的骨骼和鲸皮运至厦门,经过技术处理后将运回惠州,分别制成两具标本向公众展示。

让人惊喜的是,日前抹香鲸骨骼标本在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进行了试拼,结果证实非常完整。这也是该抹香鲸骨骼首次成型展示。

根据《厦门日报》报道,4月28日下午2时许,标本制作团队开始按照抹香鲸骨骼结构摆放骨头。1个多小时后,零散的250多块骨头拼成一副完整的抹香鲸骨骼,包括上颌骨、下颌骨、脊椎骨、肋骨、指骨、胸骨、舌骨、V形骨、腰痕骨等。

“这头抹香鲸右鳍有25节骨头,左鳍只有24节骨头,在类似人的小指位置上,两节骨头连在一起。”童慎汉认为抹香鲸“左手”很可能曾经受过伤。

同时,抹香鲸还有一双严重退化的“脚”,叫腰痕骨。和其他骨头相比,这两根腰痕骨特别细小且弯曲。“这两根骨头严重退化,和其他骨头不相连。”童慎汉说。

童慎汉介绍,由于还要对抹香鲸骨骼进行反复浸泡和太阳晾晒,经过烘干和漂白后,才能进入最后的骨骼标本制作过程,因此还需要三四个月时间。同时,他们在此过程中将尝试一种新技术为骨骼去油脂。

发现

抹香鲸上颌两侧各有牙齿7颗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本研究和制作团队向当地媒体公布了新发现,即抹香鲸母体上颌有14颗牙齿。

据了解,童慎汉此前曾参与5具抹香鲸解剖标本的制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包括17年前较为轰动的“厦门白城巨鲸”,这条约18.6米长、48吨的“巨鲸”,被制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抹香鲸标本。“我是第一次在抹香鲸的上颌骨发现有牙齿,很兴奋。”童慎汉介绍,在6次抹香鲸解剖标本制作中,这是他首次发现抹香鲸上颌两侧各有牙齿7颗。不过,前5次均为雄性抹香鲸,此次是雌性抹香鲸。

由于上颌突然发现有牙齿,童慎汉说将向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申请,希望从上齿下齿中各取1颗进行切片对比研究,这也将会是国内少见的案例。同时,制成牙齿切片后,还可以通过专业设备确定抹香鲸的年龄。

记者了解到,与抹香鲸骨骼一起运到厦门的还有抹香鲸的鲸皮。“制作一副精美的大型鲸皮标本,1.5厘米为最好的厚度。”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工程师李工向记者介绍,为了保持抹香鲸皮肤的延展性,确保制作标本不失真,抹香鲸表皮标本要求剥离下来的皮肤厚度为1.5厘米左右。

李工说,抹香鲸的皮下脂肪特别厚,物理去脂的工作十分艰巨,并且还需要再进行脱油处理,以及对骨骼进行蒸汽加热处理,剔除骨骼上的肌肉等。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有制作大型鲸类标本的经验,因此运到该馆进行处理。

据介绍,目前抹香鲸的表皮还保存在冷库,待抹香鲸母子标本造型确定后,鲸皮的标本制作也将启动,预计需要三四个月。

本报记者袁畅

新闻推荐

报业员工赛篮球

昨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球员在篮球比赛中拼抢。当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2017年“五四”杯篮球比赛落幕,并决出前四名。为丰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