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着力提升”巩固创建成果 惠州市持续发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推动文明惠州再上新台阶,惠州一直在行动。
如何引导各级相关部门准确把握《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如何把握迎复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如何做好迎复查申报材料准备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宣传发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文明城市考核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我们要更注重"四个着力提升",全力做好今年的迎复查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局长韩维斌说,“四个着力提升”即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既要见事见物,更要见思想见精神。记者了解到,今年惠州市将进一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贯穿融入结合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积极培育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同时,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破立并举,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窗口服务等方面问题,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确保实效;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死角盲区,将加大整治力度,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记者了解到,本次迎复查没有主次之分,城区与镇(街)平行打分,主干道与背街小巷平行打分,市级窗口服务与镇(街)平行打分。这就意味着文明城市考核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近期组织6000志愿者入户宣传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方式主要有3种: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
在网上申报方面,惠州市日前举办了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网上申报工作培训班,对《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网上申报工作有关责任分工和材料收集、整理、提交等工作进行讲解、说明、辅导,并提出具体要求。目前,惠州市各相关部门正按照部署紧锣密鼓推进网上申报材料准备工作。
在实地考察方面,市文明城市工作局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督查暗访组,深入城市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商业街、公园、广场、社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暗访,对市民关心关注的“老大难”问题进行实地综合考察,对发现的问题当场要求整改。
在问卷调查方面,惠州市通过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方式,询问市民对创建工作和对所在城市综合感受的评价、意见,了解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此外,惠州市将于近期组织6000名志愿者进家入户大宣传活动,进一步宣传迎复查工作。
“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方式不断改进。”韩维斌说,去年的测评改变了以往只到交通路口现场观察文明交通行为的做法,安排测评人员到城市公共交通指挥监控中心随机调取某个时段的监控录像,据此对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测评打分。今年,惠州市在迎复查工作中将进一步强化运用科技手段,如在督查暗访中启用无人机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注重长效机制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前置条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成绩低于85分的城市不能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2017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继续延用2016年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以及相配套的《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市文明城市工作局未成年人工作协调科科长钟小英告诉记者,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除了要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活动和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及构建 “三结合”教育网络等重点工作项目外,还要格外注重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以及工作的延续性。
同时,今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的时间较往年提前了。因此,县(区)级责任单位向市级责任单位提交材料截止时间为5月中下旬,市级责任单位提交材料截止时间为6月上旬。
本报记者龚妍
新闻推荐
“惠州诗词大会”现场。日前,在丽日湖畔生活圆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惠州诗词大会”。据悉,作为惠州首届文化嘉年华的重...